張諾 - 慈山米|任意行

朋友送來兩包「慈山米」,是慈山寺派發給在盂蘭法會期間到訪的善信和義工等有緣人。

建議的食用法很特別,為祈求平安,可取「慈山米」七粒,於煮飯時將七粒米與普通白米混合煮熟即可。

佛世時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天人化為一個老婆婆在紡棉花,佛陀的侍者阿難去托鉢,婆婆給他七粒米,阿難嫌少,老婆婆即說:「六月太陽如火燒,種田農夫背曬焦,七粒白米非少可,我家罪業要你消。」

阿難返回佛所,佛已知此事,吩咐阿難將袈裟拿到海邊浸一下,海上風浪很大,阿難使用神力,將須彌山也移來壓在袈裟上,風浪仍舊不止。佛囑阿難從老婆婆送的一粒米放在袈裟上,大海即風平浪靜。佛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意思是一粒米不可以輕視也,佛陀的這番話雖然是用來訓示修道人,但喻意深遠。

一粒小小的米,是集合宇宙的因緣所成,種子為因,加上水分、陽光、空氣、土壤、肥料、人為灌溉等助緣,才能長成累累的果實。因此,從佛法來看,世間上大的不一定大,小的也不一定小,有時一比多還要大,我們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張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