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今年「兩會」的兩個關鍵詞|安業興邦

恰逢中央換屆之年,加上內地疫情解封及國際地緣政治持續升溫,今年的全國「兩會」格外矚目。

如果說中國未來數年的政經國策和環球局勢,都濃縮在這9天半的會期之中,一點也不誇張。就說比較多人關注的4個熱點吧,即新一屆中央最高領導班子登場、黨政機構改革、人口及外交政策,以及疫後經濟發展,或具深遠歷史意義,或關乎全國民生福祉,都是國之大事。

譬如說,中國如何在疫後維持甚至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對港人來說就好貼身。而要摸出其脈絡,我們不妨學古人見微而知著,從今次兩會中的兩個現象摸索。第一,有人做過統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共30多次提到「穩定」,出現頻率是過去10年之冠。第二,有記者觀察到,在大會首場「代表通道」採訪環節中,本身是工程機械專家的人大代表單增海獲安排其中,推斷這並非偶然,而是中央重視實體經濟、強調科技自強自立的縮影。

一個「穩定」,一個「科技自強自立」,把兩個關鍵詞加起來,就串連出一條國家未來一年的經濟方針大脈絡。

經歷3年抗疫,守住「穩定」二字,實非易事,尤其是一方面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紀元,一方面在疫情最肆虐一年成為全球唯一仍有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更是同時創造了兩個奇蹟。從消費指數等各項經濟大數據看來,今年初為防疫措施鬆綁對提振經濟有顯著助力,有機構通過追蹤上海、深圳等全國83個城市的重點商場人流量數據,以了解民眾消費熱度指數,發現全部企穩回升,當中的生活服務業消費更是迅速回暖。生活服務業商戶是經濟社會運行的微絲血管,行業回復生氣,整體經濟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不過正如中央領導人多次提醒,中國今年經濟開局良好,但仍面臨不少挑戰,特別是國際地緣政治持續緊張,為穩定帶來變數。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穩定」,既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亦是對未來幾年的寄語。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要穩定就要經濟好、國力強,中央準備大力發展實體經體中的關鍵技術創新產業,包括新源能汽車、醫藥、人工智能和晶片等,皆因科技攻關已是國家下一個躍飛的主引擎,同時亦是大國博弈的核心力量,即不止經濟發展咁簡單。

乘着全球網絡崛起的東風,過去10年內地消費娛樂式的網絡科技產業一日千里蓬勃成長,大大改寫了民眾的生活形態,下一階段輪到實體經濟的創科技術產業登場,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幾年後可能又會換新貌。
曾安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