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防疫大轉軚(二)|北漂見聞

內地放寬疫情防控至今已屆半個月。北京過去一周的「中招」人數呈指數級上升,筆者身邊的親友,不是已「陽」,就是在轉「陽」的路上,老老少少幾乎無人倖免。

同一時間大面積感染,使得市面上的退燒及感冒相關藥物變得奇貨可居,價格被炒高數倍。上周還能即買即有的快測試劑盒亦已賣斷貨,導致許多人在發燒及出現疑似症狀後,甚至無從進一步判斷自己是否中招。

由於藥物及試劑短缺,上周北京一度出現市民在藥房及醫院「打蛇餅」的情況。有市民中招後焦慮,中西藥一起吃,結果非但症狀未減輕,更出現藥物中毒。

如今,偌大的京城,除了藥房及醫院急診科,處處人煙稀少。地鐵、商場及寫字樓等公眾地方雖然已完全不再查核酸及要求掃碼,依然冷冷清清。大部份市民都發燒在家,或者為了躲避病毒而不敢出門。

上周國家宣佈關閉運行兩年多,與智能手機綁定、用來判斷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的「行程碼」小程序,所有用戶數據即時刪除。此為防疫政策「轉軚」的又一個里程碑。

今次放開速度之快,以至於被不少人詬病成個過程太倉促。按官方說法,過去三年國家始終堅持「動態清零」,主要是為了給改善醫療資源、讓重點群體完成疫苗注射爭取時間。然而,過去一年各地方政府除了實行嚴厲的封控隔離措施及動輒全民核酸檢測,並未在醫療投入及疫苗普及方面下太多工夫,如今突然放開反而把老百姓殺了個措手不及,當局最擔心的醫療「擠提」還是無可避免地出現。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