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陽 - 落花滿天|自得其樂

六十年前,香港大會堂開幕之時,上演了由大龍鳳劇團擔綱的粵劇《鳳閣恩仇未了情》。當時膾炙人口的粵劇為數不少,其中有幾部更是家傳戶曉,但是能將粵劇放在大會堂搬演,還是歷史上一件重要的事。

大會堂建成前,在香港上演粵劇,要不是在戲院,就是在戲棚。在公園和廟前搭建的戲棚,既為酬神,亦會坊眾娛樂;在戲院上演,靠着門票銷售支持,而且劇團能上哪個院線,也要分名氣和檔次。大名鼎鼎的戲班,佔據着一線戲院的檔期,名次稍遜、劇目還新的演出,只能搬到其他院線。

粵劇雖然深入民心,但終歸卻只是酬神和娛樂的戲碼。大會堂不論是建築,還是它的名字,都帶着歐洲高雅藝術的意義。直至今天,在大會堂欣賞粵劇的氣氛,的確與在新光戲院中欣賞粵劇有所差異。

場內不准吸煙,又不可以飲食,更不能隨意走動;還未習慣這些「規矩」,當時的觀眾實在猶疑裹足。大龍鳳於大會堂上演《鳳閣恩仇未了情》,嬉鬧的身份錯置、連番有趣的笑話、時尚活潑的對白,成功地成為話題,令大龍鳳聲名鵲起。經過這次首演,粵劇正式登堂入室,不再只是「本土」的「娛樂」。

不同的音樂,都曾經過所謂「正典化」的過程。由演出曲目到音樂編制、由作品風格到演出規矩,經歷時間的洗禮後,出現一批又一批的經典。經過歷史沉澱,優秀的新作,成為了後世的經典。新作的點子和創意,或許像《鳳閣》般一鳴驚人,也許把觀眾攪得蒙頭轉向;就如把粵劇放到大會堂,還多少帶點冒險。可是,回望過去,原來歷史將這些都點成經典。

正典化的過程,還一直持續中;正如創作,同樣是一個漫長和不斷變更的旅程。今年出現的新意思,就是乘着《帝女花》六十五周年,嘗試寫成管弦樂組曲的音樂會,於12月23及24日由香港管弦樂團上演。本來是架頭配鑼鼓的音樂,改編成西洋管弦樂團,不單是一個華洋互換的嘗試,風格上也乘着管弦樂而變得交響化。同時,管弦樂通行於世界,更是將這部粵劇經典的音樂素材,以世界共通的語言來再次敘述。這個嘗試,可以說是為正典化中的粵劇藝術留下一頁篇章。
林有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