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過日子|上門打小人 - 李純恩

這天新聞說,驚蟄將至,特區政府怕人群聚集,勸喻香港市民不要去鵝頸橋「打小人」。

這倒也是對的,如今時局不靖,疫情失控,有怨氣的人太多,無處發洩,趁着驚蟄全跑去鵝頸橋「打小人」,搞得盛況空前,利於病毒傳播,搞不好,小人沒打成,反被小人趁虛而入,因此陽性確診染疾,那就不妙了。

但「打小人」這一項傳統文化,確也有助情緒發洩。鵝頸橋下的「打小人」攤檔之前,常見一些眉頭緊銷的女人小櫈子上,看檔主阿嬸拿着鞋底一下又一下狠抽「小人」,隨着噼噼啪啪的響聲,本來緊鎖的眉頭漸漸鬆開,臉上的怨氣也慢慢消散。這時候雖然不知道那個「小人」是否真的挨了打,但在這個要求打小人的女人的精神層面而言,阿嬸手裏那個鞋板底,真的有紓緩鬱結之功效,恩怨情仇,都在鞋底飛舞間有了了斷。這份功德,不可忽視。

既然如此,就肯定了「打小人」的現實價值,為了社會安寧,實在有其存在的必要,不可強行阻攔。折衷的辦法,可以向今天香港的髮型師們學習一下。如今髮型屋不准營業了,髮型師紛紛上門剃頭,服務到家,顧客非常滿意。所以,政府和灣仔區議會可以動員鵝頸橋下的「打小人」阿嬸們,離開鵝頸橋,開展上門業務,上門「私家打小人」,想必更加專注,被打的「小人」必定走投無路,加苦。如此,既然顧了傳統文化,又有助抒解市民怨氣,有利社會氣氛,一舉三得,善莫大焉。唯一要注意的是,打小人時要用肥豬肉餵紙紮的白虎,近來香港豬肉檔貨源不繼,無肉可買,這一點,還要政府跟政府屠房事先協調,大家配合一下。
李純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