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漂浮城市 - 鄧銘心

香港可用土地不足,港人不但愈住愈細,而且已經面對沒得住的嚴峻問題。

當然,世上不只得香港人有住屋難題,外國也有,於是已造出水上漂浮的住宅、公共空間,甚至籌備建造浮動城市。這技術和填海造地有點不同,這空間是漂浮的,但又比船屋穩定和多元化。

遠在荷蘭,四分一國土都在海平面以下低地,建築師為抵抗陸沉的威脅,在海上建屋並發展成住宅社區,基底座的力學穩定技術相當高,半獨立式的住宅建築,內外都非常舒適美麗。

近我們的新加坡,在二○○七年就建成世上首個最大浮動舞台,連一級方程式賽車都可以舉辦。新加坡政府還建造浮動濕地,可以幫助清除水中化學物質,吸引動物棲息覓食,提高生物多樣性。

另外一個在南韓的漂浮城市,是最令人期待的項目,在聯合國人居署都支持下,釜山市政府和科技公司簽訂協議,建造全球首個可持續發展的漂浮城市。設想是這樣的:六角形的小浮島可住三百人,每島分別承擔醫療、教育、購物、文化等設施,六個小島合成一個千多人的小村,然後每六小村連接起來,就形成一個萬人城市,市民居住、工作、聚會等都一應俱全。

漂浮城市經過計算,可防洪,抵抗海嘯及五級颶風,秘密在於底座一種叫Biorock的生態岩石,硬度比混凝土要強三倍。島上的水源、食物、電力、廢物處理都構想好了,利用海水化淡、魚菜共生、養海藻蠔貝等不成問題。

不過,為何我總覺得這類建設要在香港實現,太天方夜譚了?
鄧銘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