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蔡瀾:「食神」之人間有情

  香港人講究飲食,特別多「食神」。從美食品評、教烹調、搞娛樂到選擇食材等等都有。
  蔡瀾一枝獨秀。上世紀八十年代寫食評、九十年代創立自家品牌,逐漸發展到日本及內地,不卑不亢,堅持個人特色。
  但即使你飛天遁地好本領,近兩年來,疫情中、限聚下,還有何可為?
  連報章專欄也沒寫了。蔡生並沒有荒廢幾十年功力,重當影片監製,但今次不是拍電影,而是上YouTube《蔡瀾花花世界》。
  以往也見過呀,有甚麼特別?仍是蔡生重訪諸位老友:九龍城方榮記、香港大學附近的巴依餐廳、上環皇后街的潮州食店,以至永吉街的「檸檬王」等等。
  特別在那種情懷。世界變,香港變,人情卻未變。
  蔡瀾在影片中,最常說的是「幾十年」。歲月匆匆,許多老友先走一步,但是後人仍在(蔡生稱他們「公子/小姐」),字號仍在,食味的滋味仍在。
  早在幾十年前,蔡瀾已介紹過這多家小店,各自有真功夫,幾十年來屹立不倒。可惜最近這些年,香港的變化太大,許多優質品牌,正在艱苦經營。
  今次蔡瀾帶隊,替他們重新定位。大家聚舊,說近況,交換心得,看可有新意思?有種「劫後餘生」的歎喟。
  由於是自家拍攝,蔡生的自由度,得到更大發揮。好是好,不好是不好,愛恨分明。
  像遠赴元朗訪「大榮華」一集,與減肥後的「肥韜」會面,兩大高手重聚,言有盡而意無窮。
  對不喜歡的食物,仍是不賣帳。有趟主持人力推「日本皇室御用米」或「英國貴族食用豬」(你未食過好嘢呢)之類,蔡瀾就是不睬,觀眾大樂。
  至於做得好,但是受制於疫情,或是遊客來不到光顧等,蔡生會向大家呼籲,希望本地人多支持,業主又肯減租等。
  不止是懂得吃、喜歡吃,或收錢後,有策略地吹捧某牌子,許多所謂「食神」,俱有這樣做。
  蔡生卻做出情味。幾十年來,深層次累積,心事醇如酒。
  所以好看,所以與別不同。做「食神」去到這地步,可說是開新境界:利益眾生,有情有義,祝蔡生福澤綿長。
康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