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行——台灣—香草農夫

  台灣農業技術發達,各式水果及蔬菜種類繁多,能夠照顧自身市場以外,還能出口到世界。農業競爭大,歐、美大國以機械做到大規模耕作來節省成本,台灣要對抗大國的「公平競爭」,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為農業產品添上「附加值」!
  農業「附加值」聽起來有點抽象,如果用觀光農業來介紹,相信大家會更容易明白。台灣的觀光農業很多,開放供採摘的果園,果物種類包括芒果、龍眼、士多啤梨與飛天柿等多達二、三十種。農業轉型發展,自然生態旅遊及農業體驗成為都市人釋放壓力最好的一種「自然藥方」!
  台灣休閒農場去過好幾個,茶園、飛天柿、滑浪蝦,最冷門的是位於南投埔里的「香草騎士」甜點朱古力店。香草在港、澳地區稱為雲呢拿,全球常見品種超過一百種,最大產區來自馬達加斯加。香草騎士創立於二○一五年,主廚「味正琳」是雲呢拿癡,除了帶領大家去感受不同地區的雲呢拿香氣外,為了自家甜品小店做到自給自足,開始種植雲呢拿。
  雲呢拿種植時間長,一般需要四至五年後才開始量產,雲呢拿花經過開花、人工授粉,八個月後成熟成為雲呢拿豆,採收後的「豆」經過殺青、發酵、乾燥及熟成四個階段後成為雲呢拿條。要決定雲呢拿的質量,香氣最重要。香氣成份豐富的雲呢拿條,有多達二百多種的香氣。台灣採收雲呢拿豆在多雨低溫的冬季,由於殺菁後無法做穩定「日曬發酵」,發酵機技術研究,決定了成品的質量。發酵機能夠將十四天的發酵時間縮短至七、八天,同時做到香草醛含量比全球平均值高,成為台灣農業第一等!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紀曉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