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重整巴士線路

  「屯馬線」本月二十七日通車,為配合社區需要,巴士服務要因時制宜,路線須重組,減少「人等車、車等人、巴士排隊等埋站」困境。
  交通配套與市民息息相關。據《鐵路發展策略2000》規劃,客運系統以鐵路為骨幹、其他交通工具為輔,而專營巴士在公共交通系統中仍發揮重要作用。現時約有七百多條專營巴士路線,大部份由三家私營巴士公司營運,聞說「賺不了錢、基本上為公益」,市民卻「不領情、反加價」。
  據統計,公共交通每日載客量超過千萬人次,每天約有一百八十萬人次過海,其中近三分之一選過海巴士,但不少路線重疊,尤其在巴士「埋站」時,會造成擠塞;加上以往有些區議會或因「假定」的民意來「成功爭取加站、或拒絕減站」,令巴士路線未能為市民提供最高效快捷運輸服務。
  政府與營運商之間可考慮加深合作,確保私隱為本前提下,相互交流資訊及好好運用「open data 公開數據」,像互聯網搜尋器公司那樣,嘗試深度了解每一位「用戶」對公共運輸措施及班次在不同時間的需求,按實際所需增設或減少巴士轉乘站、重組巴士路線,改進公共交通系統運作。
律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曉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