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是非——國貨

  同業邀往廈門觀賞當地2021秋冬系列時裝周;疫情未清零,通關遙遙無期,着實抽不出三周時間浪費在閉關隔離,遙謝美意。
  四月深圳時裝周的參與,觀乎特首林鄭之前不斷放風注射疫苗有機會放行⋯⋯似乎又係一篤屁,隨後冇屎屙!化整為零不是疫情,而是正常工作與貿易運作。
  BCI抵制新疆棉事件牽連愈搞愈大,引起娛圈明星解除代言合約,H&M、Adidas等品牌下架甚至可能撤離中國,對「時裝——世界共同語言」信念迎頭痛擊!
  媒體來問:西方「動作」往往燃燒起十四億人口愛國情緒,罷買行動升級,會否餘出空間讓「國貨」上位?
  罷買、停買一時啫,怎會永久?
  只要這些外國品牌設計與質量不斷提升,跌低,爬返起身,假以時日又係一條好漢。
  再說,這些所謂西方品牌,咪又係中國產的「國貨」,能有幾件是泊來?
  有位港仔以「愛國」情緒拍短片大鬧H&M質量差;事不離實,一分錢一分貨,廉價的北歐品牌如何求高質量?就是設計方面也不見形象方案,猶如斷斤計的月下貨垃圾,再回頭能否似年前中日釣魚島爭拗,內地人罷買日本車,不幾月卻報復性買返夠本?
  難講,時裝這回物事不似汽車,根本無Loyalty可言,猶如港女港仔玻璃心,不慎一碰就不破碎也踩多兩腳永難修復,再回頭已是百年身,到了黃泉也不相見!
  去不了廈門,朋友發來品牌「中元素」的行Show照片予我觀賞;不論衣服設計、製作與俊朗模特兒外觀,怎是往昔吳下阿蒙?巿場至實際,唔使拗,假以數月自有分曉!
鄧達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