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閱旅途——發現港版吳哥

  經過一年,香港人其中一個旅遊新常態,是暫時只能從幻想出發,在這彈丸之地運用想像,享受遊走香港的另類樂趣。早前與友人趁好天氣行山,選擇輕巧的路線,一登油塘魔鬼山舒展身心。
  魔鬼山海拔只有二百二十多米,從屋苑林立的山邊小路拾級而上,不消一會便登上衞奕信徑。魔鬼山舊名雞婆山,屹立在鯉魚門海峽旁,昔日是個軍事要塞,在山頂能一覽部份維港美景。
  一八九八年,英國租借新界後為保護香港東部水域,便在魔鬼山多處設置巨型炮台,當中歌賦炮台曾建有一座直徑九點二吋的大炮,射程遠達十五公里,旁邊還有碉堡及軍火庫等設施。三十年代,山上多座大炮被遷往鶴嘴及赤柱,如今這裏只剩下圓形大炮牀及破落的建築遺跡,魔鬼山軍事設施也被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由於這座小山丘的前軍事設施結合了日本侵佔期間所修的地道及舊石礦場遺址,除了行山賞景外,還多添歷史色彩。
  雖然眼見穿小背心的女生紛紛湧到碉堡遺址前,以藍天白雲與維港做背景擺拍照片,不過我個人更喜歡炮牀遺址下面一座與山洞結合的破建築。這座建築周邊沒有詳細文字解說,但估計這可能是昔日的彈藥庫及休息之所。若從大炮牀向下望,這座建築破落簡陋,毫不起眼,所以很多人只是從高處望兩眼便離開,不過我們幾個旅遊記者,看到這荒廢幾十年的地洞建築,部份外牆與樹根纏在一起,均異口同聲覺得這裏居然有點暹粒吳哥遺跡塔普倫寺的味道。當然啦,論歷史、論建築藝術及壯觀程度,香港這山寨版都不能跟塔普倫寺相比,但在無法出外旅遊的日子,加點幻想,總能增添更多香港小旅行的趣味。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