鏞融芯語——你食咗粥未?

   牛年伊始,筆者首先祝願讀者們牛氣沖天,身體健康。上周四大年初七是個特別大喜日子,三喜臨門。除了是「人日」和開工大吉日外,當日更是政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恢復食肆晚市堂食,港人終可稍為享受遲來的新春氣氛。
  每年人日的公司午餐例會上,父親必定會加添一大鍋及第粥,齊齊開運。今年當提及此軼事,原來很多人都不知道此天食粥開運的傳統習俗,其中一位同事更問:「人日食粥會否代表無啖好食?」
  古時民間習俗會在人日吃及第粥,取其步步高陞、「狀元及第」的意思,寓意順利得到功名。及第粥的主要材料是豬膶和豬腸,富「潤」及「長」壽富貴之意。現代人不再講求考狀元,反而是點自己喜愛的粥品,在新一年應節開運,取其人人滿足之意。
  粥可算是廣東菜中的Comfort Food,從小到大吃過不少粥品。看似平凡,但要做得出色,殊不簡單。好的粥底是一碗靚粥的靈魂,一定要夠老火。我們的師傅每天早上七時多,就開始準備第一鍋粥。首先將米浸水,加入些鹽和花生油,大火滾起落米,一小時後轉中火再煲,米化後加些腐竹,增加米的稠黏度。期間要睇火,不時要用粥鏟攪拌,否則很易黐底,花上數小時就是為了要煲出靚粥底。
  設在地廳的粥麵部提供多達十多款粥品,當中三元及第粥、陳皮銀杏粥及荔灣艇仔粥等皆極受歡迎,價錢相宜;名貴的粥品則有瑤柱鮑片粥、北菇明蝦粥,任君選擇。為配合靚粥底,只選用真材實料,例如及第粥的豬膶、豬腰及肉丸等,都由本地屠場每日新鮮供應,肉丸用上優質豬前髀肉,混入大地魚乾,味道更惹味,增加味道的層次,做法一絲不苟。食客眼前一碗熱騰騰的粥,其實背後是師傅默默耕耘,花很多心思和工序去做,為的就是令食客一嚐最好的滋味。
  以前曾有位年輕的電視女主持為我們做了個粥品專訪,她特愛陳皮銀杏粥。二十年的陳年陳皮清香深深吸引着她,配有新鮮去芯白果大啖大啖地吃,讚不絕口。沒想到一碗看似平凡的粥品,竟得到年輕人的欣賞。
  不知道你們今年人日有否食粥呢?希望各位可以記住這個傳統習俗,大家年年豐衣足食!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