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活力無限橋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主題預製雙拱鋼橋,本星期已從內地運抵將軍澳灣,它是海上高架橋的組成部份,雙拱鋼橋長約二百米,重約一萬公噸,看到這個「噸位」的預製組件,工程師朋友們都說是一項紀錄,紛紛研究它的組裝方法,相比傳統的吊機安裝,今次在海中以浮漂力幫助裝嵌,大家都感到無比興奮。
這條接通將軍澳東南部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的跨灣連接路,連繫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可分流環保大道及將軍澳市中心一帶的交通,屆時往返將軍澳東南部和九龍將更為便捷。最開心是它附設有單車徑和行人路的雙程雙線分隔車道,喜歡踩單車的市民很快又多個活動好去處。
十多年前小妹初到A公司,第一個參與的項目就是將軍澳—藍田隧道的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除了桌上工作,也開過多少場諮詢會,無論政府部門還是顧問同事,幾許無名英雄,今天看到從無到有,甘苦自知。
大家知道嗎?工程師的期盼很簡單,就是工程順利、工人安全、市民方便,真的,要做到這些,實已耗盡心力。
日落黃昏,朋友傳來組裝了的大橋主題部份照片,看着水中倒影,她展現了無限美態,從橋的兩岸看過去,呈現出代表「無限」的數學符號,也象徵工程技術的無限可能。
鄧銘心
這條接通將軍澳東南部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的跨灣連接路,連繫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可分流環保大道及將軍澳市中心一帶的交通,屆時往返將軍澳東南部和九龍將更為便捷。最開心是它附設有單車徑和行人路的雙程雙線分隔車道,喜歡踩單車的市民很快又多個活動好去處。
十多年前小妹初到A公司,第一個參與的項目就是將軍澳—藍田隧道的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除了桌上工作,也開過多少場諮詢會,無論政府部門還是顧問同事,幾許無名英雄,今天看到從無到有,甘苦自知。
大家知道嗎?工程師的期盼很簡單,就是工程順利、工人安全、市民方便,真的,要做到這些,實已耗盡心力。
日落黃昏,朋友傳來組裝了的大橋主題部份照片,看着水中倒影,她展現了無限美態,從橋的兩岸看過去,呈現出代表「無限」的數學符號,也象徵工程技術的無限可能。
鄧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