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祥談——若有所思

  在前往小吳哥窟的橋中央,見一長尾猴坐在橋上一角,向上張望,並不理會擦身而過的遊客。帶我們到吳哥窟一日遊的當地友人說:「吳哥窟有三多,猴子多不勝數。但是在不同地方出現的猴子,表現卻很不一樣。近神廟的像哲學家,老是坐在一角,愛曬太陽、看風景。」
  眼前所見的猴子,態度從容。先低頭吃水果,然後欣賞河中浮蓮,過了一會,抬頭望着木頭砌搭出來在水浮中央的亭台入了神。
  說在木橋上的猴子與眾不同,比較文靜,主觀想法沒法考證。友人說在大吳哥的猴子則好動活潑多了,有點像香港馬騮山的猴子較為霸道,馬騮山猴子愛搶走遊人手中食物。在大吳哥的猴子不愁吃的,不用搶食。
  去吳哥窟不是去看猴子,是要看古蹟。看到一尊又一尊無頭佛像,友人說佛頭有價,早年都給人砍了下來賣得好價錢。無頭佛加上刻在石上的笑佛,算是第二多。
  至於甚麼是第三多,友人沒說,我們也忘記問。
張灼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