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政府調整政策助樓市穩定

筆者曾在不同場合說過,政府一方面應該控制樓價,不讓它急升,令市民能夠盡早置業安居;另一方面亦有責任不要讓樓價下跌。有人或許會問,這豈不是叫政府「托市」?對的,筆者真的認為有時候,政府應實施或調整一些政策措施,以穩定樓價,防止樓價大幅度急跌,保障整體經濟及民生,包括一眾小業主們,不少人用畢生的積蓄購買安樂窩,不希望資產一朝蒸發,甚至淪為負資產一族。

猶記得2003年,承接着金融風暴、科網股爆破之經濟衝擊,再加上「沙士」疫症來襲,整體經濟受挫,那時候打工仔最常聽到的是「減人工」、「裁員」,當時失業率顯著上升,2003年4月至6月失業率創出8.5%的最高紀錄;物業市場「負資產」、「銀主盤」及「破產」比比皆是,四處風聲鶴唳。

金管局數據顯示,2003年第二季負資產個案達至高峰,多達10.5萬宗,未償還貸款總額有1650億,當中屬於無抵押部分的金額(即資不抵債之部分)為360億,按揭比率高達約128%。

吸取2003年「沙士」教訓

根據當時的新聞報道指,市場上充斥大量銀主盤,一度衝上逾萬伙水平,筆者曾任職之國際測量師行,每月均處理過百宗銀主住宅單位買賣。不少業主因失業無能力供款,又或是樓價大幅急跌下,嚴重資不抵債,被銀行要求提早償還按揭貸款(即俗稱「Call Loan」),令銀主盤數字迅速攀升。事實上,當年經濟下滑,很多香港人破產,根據破產管理署公布的數字,2003年全年個人破產申請高達22092宗。

負資產再增響警號

經過十多二十年,香港已從這陰霾恢復過來,自2009年中開始,負資產數字一直維持於低位,最高只達1600餘宗,有些時段數字甚至為零。可惜此情不再,負資產個案由2022年第三季的533宗,跳升至第四季12164宗。

雖則如此,筆者認為此情況暫時不算嚴重,12164宗負資產中,涉及貸款662.52億,當中屬於無抵押部分為25.17億,按揭比率約104%,負資產實際幅度相對「沙士」時期低很多,金管局亦表示,這些個案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畫的貸款居多,而此類型的貸款被「Call Loan」機會相對較低。

建議放寬按保至樓花

金管局指出,銀行自2011年第一季起,並無錄得任何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紀錄,反映拖欠供款比率極低,筆者認為與港人普遍工作穩定有關。2023年2月三個月平均失業率為3.3%,就業情況仍處於理想水平;至於港人破產情況,2022年全年個人破產申請,按年減少4%至6920宗,再創自2003年後低位。

經過社會暴動、中美貿易戰、俄烏戰事、美國加息及新冠疫情,香港經濟嚴重受創,負資產個案急升正是一個警號,幸好香港經濟根基扎實,一眾小業主今天還未受到真正的影響。

惟大部分業界人士均認為,政府應未雨綢繆,調整或增加一些措施以穩定樓市,包括筆者經常提及放寬現有按保計畫至「樓花」項目,好讓首置人士可盡快「上會」,進入安全網範圍;而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最近亦要求政府「減辣」,以助樓市進一步復甦。

2023年4月24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