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之年 倡政府對症下藥

踏入2023年才兩個多星期,不少利好因素逐步浮現,重點之一是與內地通關措施大幅度放寬,大眾合理地期盼,本港經濟於兔年可從陰霾中跳躍起來。筆者一直對香港發展持樂觀態度,但期盼歸期盼,我們還是要從實際角度去看復甦,政府須針對現況對症下藥,才可讓香港從患病的數年間康復過來。

回顧2022年樓市,相信是從2003年「沙士」後最呆滯的一年。受第五波疫情、俄烏戰爭及加息等利淡因素影響,樓市猶如進入寒冬期,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份最新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9.4,較2021年9月份高位回落約15%。

樓市交投同樣萎縮,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數字,2022年全年一手住宅成交共錄得約9,200宗,創自2013年一手住宅銷售條例後的新低,較2021年全年約17,200宗下跌46%。在不明朗因素持續下,買賣一直膠着,需求難以預測,發展商推售新盤亦困難重重,2022年全新推出單位數量只有13,280個,較2021年18,635個,按年下跌29%。

事實上,樓市間接地反映香港整體經濟狀況,交投兩閒的現象同樣於不少行業中出現。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2022年首三季的本地生產總值均錄得負增長,最新2022年第三季較2021年同期下跌4.5%,跌幅集中於貨品出口及進口方面,分別下跌15.6%及16.1%,財政司司長預計2022全年經濟會出現3.2%的負增長。而反映市民消費動力的本港零售業總銷貨額於2022年持續疲弱,其中3月份第五波疫情時,銷貨值約238億元,回落至2020年初疫情初期的低位數字,與2018年正常平均每月為約404億元相比,跌幅達41%。幸好零售業得到政府的及時雨,於4月份發放消費券後,銷貨值開始回升,至2022年11月最新數字為295億元,惟與正常水平仍有一段距離。

香港整體經濟從2019年至2022年經歷不少衝擊,雖不至五勞七傷,但元氣未免受損,所以筆者認為,2023年為「固本培元」之年,政府有必要在各行各業,包括樓市問題上對症下藥,以及添加不同的「補品」以助康復。

說到對症下藥,期待已久的通關終於在1月8日實施,為本港經濟與樓市注入「特效藥」,不過,每日仍然有配額限制,初期以離境北上為主,未能與過往大批旅客訪港,進行各式各樣的商務或旅遊活動之頻繁相提並論,藥效還需拭目以待。

除「特效藥」外,「補品」也不能缺少,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就針對人才流失的問題,適時加了「補品」,包括:優化原本五項人才計畫,以及全新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與此同時,容許合資格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申請退還在港置業已繳付的額外印花稅,吸引人才來港發展,長遠為經濟發展保持競爭力。

政府一直密切注視樓市變化,過往樓市熾熱,即時推出壓抑樓市需求措施,即所謂的「辣招」。不過,稅務局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現時樓市近乎為本地用家主導, 2022年全年涉及買家印花稅(BSD)的成交宗數錄得638宗,與2018年疫情前正常日子同期3,529宗相比,大幅減少82%。此外,筆者粗略統計本地投資者入市的數據,2022年全年宗數錄得約1,475宗,較2018年約3,623宗下跌59%,數字顯示需求管理措施已不合時宜,政府適當「減辣」反而可為疲憊已久的樓市注入「補充劑」。

筆者與大眾同樣對2023年有所期盼,尤其希望獲得政府正面實質支持,不過,市民亦需有耐性,給予政府及領導班子空間及時間,推出實際措施,倘「藥物」與「補品」能及時到位,本港經濟及樓市回歸正軌的日子指日可待。

2023年1月16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