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人才企業 激活經濟樓市

相信一般人都認為想有健康的身體,必須定時檢查,找出潛藏在身體內的毛病,作出及早的治療,避免病入膏肓藥石無靈。同一道理,一個健康的社會,政府應及早查找出管治問題所在,訂立相關政策應對,防患於未然。本屆特區政府最高領導人李家超日前發表的2022年《施政報告》,正正朝着這個方向,針對社會不同的問題作出相應的施政,尤其在人才及企業方面的招商引才工作,訂立了明確的目標。

特首在公布《施政報告》之後,不少人與筆者討論,政府沒有在「減辣」方面着墨太多,對樓市會否有所影響。筆者認為,若政府大幅度撤回一些住宅需求管理措施,例如:減少買家及從價印花稅,當然是對現時呆滯的樓市帶來及時雨。但事實上,樓市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市場,他與香港整體經濟是直接掛鈎的,要樓市長遠平穩向好,必須搞好經濟,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便是保持社會有充足的人才及企業,讓他們的技術及資金有效地促進香港的經濟活動,才能真正帶動樓市。

自2019年開始,香港受着不同外圍及內圍因素衝擊,中美貿易戰、社會運動、新冠疫情、俄烏戰事等均對香港經濟造成負面的影響,樓市即使沒有大跌,亦不能獨善其身,大量勞動人口離開香港,若沒有財爺及時的按揭鬆綁措施,二手樓市亦未必能站穩得住腳。

根據統計處2022年第二季最新數字,20至39歲勞動人口群組約有144萬人,較2018年底的約168萬人,少約24萬人或14%,反映本港正面對人才短缺及生產力下降的問題,長遠削弱香港競爭力。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招攬人才」是其中一個重點施政的範疇,政府提出在現有的六項人才計畫中,多管齊下優化其中五項(見表),包括放寬「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畫」之申請;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的年度配額;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的逗留期限;撤銷「科技人才入境計畫」的聘請限制;延長工作簽證年期至三年。此外,政府全新推出一項「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綜觀而言,其吸納全球頂尖人才的決心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為更吸引外來人才及回應外來人才在港置業需要的訴求,政府容許通過上述七項計畫來港之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申請退還在港置業已繳付的額外印花稅(即非永久性居民在買樓時,仍要先繳付15%買家印花稅及15%新從價印花稅,合共30%稅率,與香港永久居民首次置業之稅率約1.5%至4.25%之差額)。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出席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會時,被議員問及他會否考慮撤回樓市「辣招」,李家超回應指會就樓市作出「動態評估」,這四字真言令筆者即時聯想兩件事——第一是中央「動態」清零的管控智慧,利用靈活緊貼市場資訊的手法,作為疫情管控的基礎;第二是警隊一貫的行動執行手法,即在任何時候先「評估」形勢才作合適的決定。相信「李Sir」這實時貼地的管治手法,會適時調整策略,有效地處理樓市問題。

2022年10月24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