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美炒作俄烏衝突有原因 - 李秀恒

俄烏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政府不僅多次警告可能會爆發戰事,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及其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曾公開警告:「二月十六日,俄軍很可能『全面入侵』烏克蘭」,並撤走烏克蘭使館職員和家屬及向歐洲增兵,製造緊張氣氛。

然而,歐盟和烏克蘭政府都質疑美國政府誇大俄羅斯入侵威脅,而俄羅斯當局更是在當地時間二月十六日表示,軍事演習結束後,該國將從克里米亞撤出軍隊,加上美國政府一直未能提供俄羅斯將發動戰爭的實質證據,不禁讓人懷疑其動機。

筆者認為,美國政府此舉有政治層面及經濟層面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政治上,在美國國內方面,拜登上任滿周年之際,其民調卻持續下滑,甚至創下支持度僅百分之三十三的新低,不滿意度達百分之五十三,在疫情、經濟和外交的個別項目上,不滿意度都過半數,或會拖累民主黨中期選舉選情,因此亟需挑動歐洲地緣政治衝突以轉移國內矛盾;而在國際方面,美國政府及政客自去年初開始便炒作抵制北京冬奧的議題,欲將國際體育賽事無限政治化來對華施壓,更拉攏其歐洲盟友實施「外交抵制」行動,打擊中國國際聲譽。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或者一場「俄烏衝突」才能轉移北京冬奧成功舉辦的焦點。

而在經濟方面,首先,因俄羅斯是歐洲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國,美國炒作俄烏危機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飆升百分之十四。由於俄羅斯作為本次「衝突」中的主角,天然氣出口必然受阻,因此令同為天然氣出口大國的美國賺取更多利潤同時,進一步擴大美企在歐洲的市佔率。事實上,歐洲天然氣市場在本周俄烏局勢緩和之後,價格大跌超過百分之六。

其次,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三十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美元的信用受到質疑,而一直以來對美元的霸權地位最有威脅的,自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的歐盟所使用的歐羅。本次歐洲地緣政治風險所產生的避險情緒令美元受益,根據市場預期,美匯指數短期或衝高至九十七水平。這對於本年內美國通過加息讓美元回流國內亦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這讓人不禁聯想起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介入科索沃戰爭,除了制約俄羅斯,打擊南聯盟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制約歐盟內部的動盪,打擊歐羅,以保證美元的地位。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