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晨報——聯儲局計劃收水?

  上星期,本欄在《通脹數據重臨 美元何去何從》中提及,美國通脹數據將會進一步高於聯儲局的目標水平,並會提高巿場對局方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而事實上5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大升至5%,創自2008年8月以來新高,而核心CPI按年亦增長3.8%,同樣超出預期,為1992年以來最大增幅,所以在本周聯儲局的議息會議上,「收水」將成為巿場焦點的議題。
  而今次6月的議息會議,我們不預期局方將會開始正式踏入「收水」之路。相信聯儲局將會保持聯邦基金利率於0%-0.25%不變,而每月1200億美元的買債金額規模亦同樣繼續。
  但當中要留意,局方將會更新國內生產總值、失業率、通脹的經濟預測,而當中更包括官員對聯邦基金利率意向的點陣圖。
  現時點陣圖顯示官員傾向於2023年或之後才有機會調整利率,相信有關觀點仍會維持。但其他經濟數據的預測預期或將會上調。所以我們預期,局方於今次會議後發表有關計劃「收水」言論的機會頗大。
短線或支持美元匯價
  回顧2013年12月,聯儲局宣佈縮減買債規模,直到2014年9月完成。美元由當時大約79.6升至86.2水平,及後升浪持續,最終在2017年升至103.8的15年高位。當時美元在「收水」後開展了持續約4年的升浪,而今次會否一樣? 我們相信機會不大。
  首先有別於2013年,聯儲局現時並非唯一主要央行計劃實行政策正常化,而事實上,局方已較紐儲行及加央行落後。而縱使局方縮減買債,在現時通脹高企的情況下,美國的真實利率仍處於負數,降低美元的吸引力。
  加上環球經濟復甦正如火如荼,天下太平削弱美元的避險功能,所以美元現時缺乏如2013年般大升的條件。聯儲局「收水」的消息,短線或會支持美元,但正如上述分析,美匯指數相信會在200天線約91.5見較大阻力,當巿場消化完有關消息後,美元或會重回偏弱的局面。
光大新鴻基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