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儷人——京信通信轉勢可吸
  華為正推出鴻蒙2.0系統,帶動手機相關設備股起飛,當中可留意京信通信(2342)。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內地電信營運商延遲建設部份5G網絡資本項目,令5G天線產品延遲集採招標,京信去年業績亦受影響,全年收入按年減少12.5%,至50.6億元;由盈轉蝕約1.94億元,每股虧損0.0736元。
  京信收益主要分兩部份,包括無線電信網絡系統設備與服務,以及營運商電信服務,兩者分佔總收入96.7%及3.3%;就地區分佈計算,來自內地、亞太地區、美洲、歐盟及中東收益,分佔集團總收入72%、13.9%、7.8%、5.6%及0.4%。
  隨着全球加快建設5G網絡,京信旗下產品sub6G各頻段的5G天線供貨穩定,其中4G/5G(8TR)低通道融合天線作為5G重要產品形態之一,在歐洲與亞太等地區獲得規模商用;5G AFU和介質濾波器實現批量供貨,推動5G Massive MIMO產品市佔率提升。
分拆業務助釋放估值
  另一方面,京信通信早前建議分拆京信網絡系統於內地上市,京信網絡主要從事產銷無線電信網絡系統設備,以及提供相關工程服務,同時亦專注研發、產銷網絡系統產品,包括宏基站、小基站、相關延伸與深度覆蓋解決方案和OpenRAN產品,並提供5G垂直行業網絡解決方案。如分拆成功,相信有助京信釋放估值。
  京信早前向若干員工及董事授出5000萬份購股權,其中1000萬份分別授予四位執董徐慧俊、張飛虎、卜斌龍及霍欣茹,行使價2.03元,有效期五年。
  技術上,京信自去年7月高位3.89元,反覆跌至今年5月14日1.77元見底,其後企穩10天及20天線,昨日一舉突破50天線,轉勢相當明顯。投資者可於現價吸納,首站先以2.4元作目標,潛在升幅約14%;如能升穿並企穩,則可進一步挑戰2.6元。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客戶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艾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