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儷人——飛鶴候回調炒波幅

  中國飛鶴(6186)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乳製品,以及銷售營養補充劑。截至今年6月底止半年,飛鶴收益按年增長47.8%,至87.07億元人民幣;純利上升57.2%,至27.53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3元人民幣(約0.337港元)。
  飛鶴上半年收入及純利大幅增長,主要由於超高端星飛帆及超高端臻稚有機產品系列收益增長,導致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收益上升。除此之外,其品牌強勁導致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收益增長,亦是成因之一。不過,美國門店在疫情影響下關閉,導致營養補充品收益下降。
半年收入純利勁增
  從其收入分佈可見,飛鶴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其他乳製品及營養補充品收入,分佔集團總收益77.8%、17.7%、2.4%及2.1%。雖然內地出生率持續下跌,市場憂慮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零售銷售價值增長將放緩,不過內地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相信對整體影響不大。集團明年將有新高端產品面世,可進一步提升盈利增長能力。
  除此之外,內地受高端細分市場增長,消費者愈來愈注重產品品質及安全,以及理解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相信行業政策以及消費者對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質量的信心及偏好正持續增加。不過投資者應注意,飛鶴於2019年11月上市後,已先後遭到GMT Research及Blue Orca狙擊,對其財務相當懷疑,因此投資者炒作時,亦要格開小心。
  現時飛鶴市值高達1420.4億元,較老牌乳業股蒙牛(2319)市值約1351.3億元,還要高出百分之五,實在很有另一隻輝山乳業的影子。飛鶴昨日收報15.9元,現價相對今年預測市盈率23.6倍,估值不低,投資者可候其回調至14.6元,純炒波幅可上望18.8元,上下區間回報接近三成。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客戶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艾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