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低撈新經濟 新基建股 港股2萬點見底 四大名家把脈
新冠肺炎疫情急速擴散,加上沙特與俄羅斯爆發油戰,震散全球股市,港股技術上已「見熊」,現市況應忌貿然入市撈貨。為免經濟陷入衰退,各國央行「大合唱」放水減息,美國息率料降至近零,股息率有3、4厘以上的收息股變得吸引,當中收入穩定的本地公用和電訊股為首選。
記者 袁國守、梁宇碩
儘管環球央行「大合奏」向市場泵水,但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市場擔心各國經濟陷入衰退,避險情緒持續升溫,風險資產慘遭拋售,美股和港股不斷創52周新低。以今年初恒指高位29174點計算,港股至今回落近22%,步入熊市。恒指上周五收報22805點,反彈1095點,但全個星期計,累跌1227點,連挫兩周。
那麼,港股何時才見底?今期本刊找來四位股壇名家為港股把脈,嘗試預測今次熊市低位。人稱「沈大師」的信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港股完全見底或短期觸底反彈,要視乎幾大因素,第一是宏觀因素,即歐美疫情何時受控,情況如同武漢,不需要全無確診個案,而是新增感染人數開始下降,治瘉人數增多,這將是第一訊號。他指出,若歐美情況無惡化,大市有機會出現較大及長時間反彈。
沈大師指,各國央行推寬鬆政策印銀紙,但市場處於恐慌狀態,套現盤仍存在,做槓桿的基金需「call孖展」(強制平倉),例如美元兌日圓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之前要拆倉,其他避險資產如金價亦跌。沈大師相信,前個星期拆倉活動已做得「七七八八」,當股市下跌時,避險工具回升,即完成拆倉訊號出現,大市有望反彈。沈大師認為,第三個港股見底的訊號,是貨幣政策外,財政政策亦見推出,料屆時大市開始有支持。沈大師認為,目前再插空間不多,以恒指作指標,跌至21500至21800點可開始入市,首選是「ATM」即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和美團(3690),並可吼實5G板塊,如電訊設備股京信通信(2342)及中國通訊服務(552);手機設備股則要待武漢解封,內地廠房全面復工才有起色。
帝峯證券及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郭思治表示,港股續尋底,今年高位為29174點,現跌至22000多點,有機會回落至21000甚至2萬大關,但其實意義不太大,因形態上是反覆試底格局。
反彈兩千點才算穩妥
哪些訊號才能確認港股轉勢?郭思治提醒,若恒指反彈一千幾百點不要雀躍,如說成功脫險,技術上恒指需企穩10天線樓上;同時,恒指要升離底位2000點以上,因為以年內高位29174點計,目前低位約22000多點,相差6000至7000點,所以從底位彈升2000點後才算成功試底。
郭思治表示,外圍疫情在擴散,美國開始封城,但現時派錢也解決不了問題,因民眾不能出街消費;內地疫情雖受控,惟不明因素還在,故現時宜保守一點。
此外,郭思治指,油價反覆受壓,可能引發金融問題,因石油公司可能還不到錢給銀行,但料問題可用錢解決,而非像疫情般,用錢也未能解決。他預料,疫情過後,各類板塊都會反彈,只是快慢問題,預期最快是線上股份,其中騰訊、阿里及小米(1810)都可以待大市企穩後買入,但不建議「瞓身」,每隻股各買一注,如小米跌至9元值得買入。
除網上股之外,郭思治認為內需、基建及旅遊相關股,之後都有機會出現可觀反彈;以內需為例,14億的人口目前未能出外消費,當疫情過去,「報復式」消費將出現,故內需股值得看好;基建板塊方面,中央勢增加基建投放,因此水泥和鋼鐵股也不妨留意。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港股何時見底要看各國防疫政策,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終嚴肅起來,美國各處開始封城,惟之前只當新冠肺炎是普通流感處理,政策失當,加上西方人一般不戴口罩,預期美國疫情可能要到7至8月才紓緩,今年頭兩季GDP將出現負增長,因此暫不用急於撈貨。
龐寶林預料,港股跌至2萬點有望見底,理由是恒指市帳率低於1倍(現時0.98倍)的時間極少。他補充,當大戶沽盤及疫情個案減少,估計到年中才考慮買貨長揸,當中可吼實阿里,原因是在中國網上市場中盈利增長最快,且不太受疫情影響,惟近日沽壓重,瀉至前低位約172才部署吸納。此外,龐寶林認為,若目前無貨在手,5G、醫藥及內需板塊亦可留意;至於本地公用和地產股,儘管本來受惠減息,但受到社會示威影響,削減了吸引力。相反,龐寶林認為,一旦滙控(005)跌至40元以下,股息率達9厘時可買入,因為除息高,暫時未見有系統性風險,且集團裁員有助減低營運成本,料未來一至兩年可保持現有派息。短線部署方面,龐寶林指,一旦大市單日急速反彈,不妨買入逆向ETF,但個別存在槓桿,所以不建議過夜,只宜day trade(即日鮮),多走幾轉。
銳升證券聯合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鄧聲興表示,根據歷史數據,恒指市帳率處於1倍或以下,市盈率約9倍或以下,港股每每見底,恒指跌至21000至22000點已達相關指標;不過大市不會一達指標即見底,但亦不會長時間處低估值。
鄧聲興指出,為對付疫情,內地早已封關,現確診新增個案開始減少,而歐美近日亦陸續推行防疫措拖,相信未來一至兩個月新增個案將下降。他表示,雖然疫情受控的時間比預期長,但除非持續惡化引致大衰退,企業盈利受影響,否則預料大市估值及經濟將回復正常。
騰訊微盟受惠疫情
板塊方面,鄧聲興認為,撈底首選為新經濟及新基建股,新經濟行業中,可留意騰訊和微盟集團(2013),因為兩者可受惠於疫情,除多了人玩手遊,網上生意亦增,騰訊旗下小程式應用大幅增長;同時,通過微信開會及遠程辦公室軟件需求也上升,相信大眾用過之後會繼續使用。他補充,騰訊小程式增長可帶動集團廣告收入,往後再非單靠手遊業務作為盈利增長動力,股價去年下半年持續於320元徘徊,料於該水位有重要支持。另一方面,鄧聲興預期,內地今年下半年將加快資本開支,以推動經濟增長,其中5G相關固投勢增加,新基建股例如京信通信值得吼實。不過,他提醒大市有時會「跌過龍」,加上有斬倉盤,只宜分段入市。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記者 袁國守、梁宇碩
儘管環球央行「大合奏」向市場泵水,但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市場擔心各國經濟陷入衰退,避險情緒持續升溫,風險資產慘遭拋售,美股和港股不斷創52周新低。以今年初恒指高位29174點計算,港股至今回落近22%,步入熊市。恒指上周五收報22805點,反彈1095點,但全個星期計,累跌1227點,連挫兩周。
那麼,港股何時才見底?今期本刊找來四位股壇名家為港股把脈,嘗試預測今次熊市低位。人稱「沈大師」的信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港股完全見底或短期觸底反彈,要視乎幾大因素,第一是宏觀因素,即歐美疫情何時受控,情況如同武漢,不需要全無確診個案,而是新增感染人數開始下降,治瘉人數增多,這將是第一訊號。他指出,若歐美情況無惡化,大市有機會出現較大及長時間反彈。
沈大師指,各國央行推寬鬆政策印銀紙,但市場處於恐慌狀態,套現盤仍存在,做槓桿的基金需「call孖展」(強制平倉),例如美元兌日圓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之前要拆倉,其他避險資產如金價亦跌。沈大師相信,前個星期拆倉活動已做得「七七八八」,當股市下跌時,避險工具回升,即完成拆倉訊號出現,大市有望反彈。沈大師認為,第三個港股見底的訊號,是貨幣政策外,財政政策亦見推出,料屆時大市開始有支持。沈大師認為,目前再插空間不多,以恒指作指標,跌至21500至21800點可開始入市,首選是「ATM」即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和美團(3690),並可吼實5G板塊,如電訊設備股京信通信(2342)及中國通訊服務(552);手機設備股則要待武漢解封,內地廠房全面復工才有起色。
帝峯證券及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郭思治表示,港股續尋底,今年高位為29174點,現跌至22000多點,有機會回落至21000甚至2萬大關,但其實意義不太大,因形態上是反覆試底格局。
反彈兩千點才算穩妥
哪些訊號才能確認港股轉勢?郭思治提醒,若恒指反彈一千幾百點不要雀躍,如說成功脫險,技術上恒指需企穩10天線樓上;同時,恒指要升離底位2000點以上,因為以年內高位29174點計,目前低位約22000多點,相差6000至7000點,所以從底位彈升2000點後才算成功試底。
郭思治表示,外圍疫情在擴散,美國開始封城,但現時派錢也解決不了問題,因民眾不能出街消費;內地疫情雖受控,惟不明因素還在,故現時宜保守一點。
此外,郭思治指,油價反覆受壓,可能引發金融問題,因石油公司可能還不到錢給銀行,但料問題可用錢解決,而非像疫情般,用錢也未能解決。他預料,疫情過後,各類板塊都會反彈,只是快慢問題,預期最快是線上股份,其中騰訊、阿里及小米(1810)都可以待大市企穩後買入,但不建議「瞓身」,每隻股各買一注,如小米跌至9元值得買入。
除網上股之外,郭思治認為內需、基建及旅遊相關股,之後都有機會出現可觀反彈;以內需為例,14億的人口目前未能出外消費,當疫情過去,「報復式」消費將出現,故內需股值得看好;基建板塊方面,中央勢增加基建投放,因此水泥和鋼鐵股也不妨留意。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港股何時見底要看各國防疫政策,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終嚴肅起來,美國各處開始封城,惟之前只當新冠肺炎是普通流感處理,政策失當,加上西方人一般不戴口罩,預期美國疫情可能要到7至8月才紓緩,今年頭兩季GDP將出現負增長,因此暫不用急於撈貨。
龐寶林預料,港股跌至2萬點有望見底,理由是恒指市帳率低於1倍(現時0.98倍)的時間極少。他補充,當大戶沽盤及疫情個案減少,估計到年中才考慮買貨長揸,當中可吼實阿里,原因是在中國網上市場中盈利增長最快,且不太受疫情影響,惟近日沽壓重,瀉至前低位約172才部署吸納。此外,龐寶林認為,若目前無貨在手,5G、醫藥及內需板塊亦可留意;至於本地公用和地產股,儘管本來受惠減息,但受到社會示威影響,削減了吸引力。相反,龐寶林認為,一旦滙控(005)跌至40元以下,股息率達9厘時可買入,因為除息高,暫時未見有系統性風險,且集團裁員有助減低營運成本,料未來一至兩年可保持現有派息。短線部署方面,龐寶林指,一旦大市單日急速反彈,不妨買入逆向ETF,但個別存在槓桿,所以不建議過夜,只宜day trade(即日鮮),多走幾轉。
銳升證券聯合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鄧聲興表示,根據歷史數據,恒指市帳率處於1倍或以下,市盈率約9倍或以下,港股每每見底,恒指跌至21000至22000點已達相關指標;不過大市不會一達指標即見底,但亦不會長時間處低估值。
鄧聲興指出,為對付疫情,內地早已封關,現確診新增個案開始減少,而歐美近日亦陸續推行防疫措拖,相信未來一至兩個月新增個案將下降。他表示,雖然疫情受控的時間比預期長,但除非持續惡化引致大衰退,企業盈利受影響,否則預料大市估值及經濟將回復正常。
騰訊微盟受惠疫情
板塊方面,鄧聲興認為,撈底首選為新經濟及新基建股,新經濟行業中,可留意騰訊和微盟集團(2013),因為兩者可受惠於疫情,除多了人玩手遊,網上生意亦增,騰訊旗下小程式應用大幅增長;同時,通過微信開會及遠程辦公室軟件需求也上升,相信大眾用過之後會繼續使用。他補充,騰訊小程式增長可帶動集團廣告收入,往後再非單靠手遊業務作為盈利增長動力,股價去年下半年持續於320元徘徊,料於該水位有重要支持。另一方面,鄧聲興預期,內地今年下半年將加快資本開支,以推動經濟增長,其中5G相關固投勢增加,新基建股例如京信通信值得吼實。不過,他提醒大市有時會「跌過龍」,加上有斬倉盤,只宜分段入市。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最Hit
《愛·回家》金牌綠葉「老公」揸的士被捕獲 網民爆「喺大館見過佢」 曾任警察為74年寶生銀行械劫案出力
2025-04-30 10:00 HKT
居深圳美國人遊港呻「巔峰期已過」 城市擁擠/服務態度冷漠 惟對1地方讚不絕口:城市中的一片淨土
2025-04-29 17: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