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戲場 - 《創戰紀:戰神降臨》 除了型之外…… | 頭條戲場

我是該系列粉絲,那些電子世界的虛擬畫面、打鬥動作設計,光影與色彩運用,在IMAX呈現下,與Wendy Carlos 、Daft Punk、Nine Inch Nails的音樂真的是無縫接合,一睇一聽令人「起晒雞皮」。成件事就是型。(上映中)撰文︰華朗
這個系列故事,首集《電子世界爭霸戰》在1982年放映,之後《創戰紀》上畫已經是2010年,《創戰紀:戰神降臨》是獨立續集,跟第一、二集的關連似有還無。橫跨40多年,系列引證電影技術與電腦特效的高度發展。新一集的導演是《黑魔后2》的Joachim Rønning,只說視覺效果的話,肯定滿意。
「尋父」要旨不復存在
需知道這個IP,「型」就是關鍵,完全是技術性的電影系列,它並不是一部關於人性的電影。而好明顯,這次迪士尼並不甘心於「型」,要食潮流,把AI與人性結合。首先,該片講明不是「重啟」,故不會看到《創戰紀》「尋父記」戲碼(Jeff Bridges飾演的Flynn離奇失蹤,佢個仔入「Grid創界網絡」搵老竇);取而代之是Jared Leto扮演的AI醒覺,AI走入現實世界;而「Grid網絡世界」downgrade成一個伺服器,人人有雲端,成件事現實晒。新意是有,惟情節單薄,走馬看花。Jared Leto的人工智能角色心理描寫不足,發展匆促。當然《創戰紀:戰神降臨》有懷舊元素,為老粉絲服務,自會收貨。
我看Jared Leto木口木面扮AI,他的演技難以發揮。他早年靠《續命梟雄》獲奧斯卡等多項大獎肯定之後,幾乎無運行。接着迎來「超級英雄電影疲勞期」,同時遇華納內亂,他演《自殺特攻:超能暴隊》小丑剪剩10分鐘戲份;擔正反英雄電影《魔比煞》欲殺出重圍,碎片化情節卻成災難。《創戰紀:戰神降臨》的香港開畫票房奪冠,錄得近3760多萬港元,美國就麻麻哋,首周末票房3350萬美元(約2.6億港元)。
頭條戲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