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已被「玩爛」 副業創業可能是擺脫的希望

如果你叫我用幾個字去形容現今香港職場,我會說是「玩爛了的遊戲」。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探討香港的職場如何被「玩爛」,以及有沒有其他出路。 

學習成本增加,學歷卻在貶值

在二十多年前,香港高等教育學額才剛膨脹,入學難度剛剛降低。那年代只需要在會考和預科這幾年勤力用功,考入大學不會太難,而畢業後仍然是半個天之驕子。 

但今時今日呢?高等教育高度普及,但要考入大學卻要更多的準備:打從出世便需要為學習升學鋪路,無數的學前班、興趣班、補習班……等等。令學習變成昂貴的遊戲,到大學畢業後竟能只和絕大多數人打個和,難免令人感到氣餒。 

先高薪吸引加入,後讓員工互相競爭

今時今日香港還有沒有「筍工」呢?在答這條問題之前,我想談一談一些公司的招聘(甚至自僱)模式:在最需要人手的時候,提供優厚待遇吸引人加入。當人手達標,便讓這些「洗濕咗個頭」的員工互相競爭,壓低人工開支。 

說到這裏,大家便明白某些「筍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升職等於「加辛」

今時今日的香港職場,中層管理層比基層員工更加謙卑:基層員工覺得不順氣,大可辭職不幹,反正去到哪裏都是同樣的低人工,那麼何必為了幾兩米而折腰? 

但中層管理層呢?他們每月逗著幾萬元的人工,要是辭職或者被炒,隨時要從一萬多元再做起。結果無論老細怎樣增加工作量,他們都不敢拒絕。 

基層員工見到中層人員的坎坷,又何來上進的動力呢? 

創業有風險,卻可能是出路

談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談打工以外的另一條路-創業。 

但創業從來不是一件輕率的事情,當中牽涉金錢和時間等成本。 

要創業,你不一定要是某一個範疇的專家,卻必須每一個範疇都懂一點:貨品、客戶服務、宣傳、會計、人力資源……等等。遇有不懂的範疇,你便要使出強大的自學能力,或者承受摸著石頭過河的心理壓力。 

當然,你可以參考坊間的書籍以獲取靈感,但卻不可以一成不變的跟從。因為商業世界是競爭性的,追求的是與別不同,所以你必須加添自己的想像力以別樹一格。 

結語

在社會工作了一段日子的你,會選擇遵從別人所定的遊戲規則,希望力爭上游;還是投入創業森林,獲取收入無上限的機會呢?現實是兩條路都「有辣有唔辣」。 

至於有沒有第三條路呢?其實是有的,就是在工餘時間開創副業,犧牲一點休息和娛樂的時間,以換取突破遊戲規則的機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