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表表姐——無痛地慢慢成為大師
題目是引《試當真》許賢的智慧。
許賢熱愛足球,恰巧於網絡發現四名公園伯伯互相「的」波的短片,輕輕鬆鬆球不着地,心中充滿迴響,便立下目標要練好「的」波技術,要達到伯伯的紀錄。許賢的《公園伯伯練波計劃》由此而生,既然訓練,不妨多加兩個目標:訓練左腳和減肥。
作為網絡頻道開台人,許賢把每天訓練情況錄影,跟觀眾分享,亦是計劃的最佳紀綠。每天畫面不外都是「的」波、左腳踢、「的」波、左腳踢… 有看過練習片的觀眾讚許賢有恆心,覺得感動;但許賢反說,沒有刻意堅持,練習時只要覺得累、覺得悶、覺得心情或者肌肉不對,就會離開。他的設計是,不要讓自己覺得辛苦。他知道自己若要掌握這個技巧,成為「大師」,必定是一個慢的過程。而令自己無痛,不辛苦,就是避免放棄的機會。因為他了解,一旦放棄,計劃和目標便泡湯,所以要想辦法令過程無痛。
其實懂得慢,容許慢,還要出於現今世代「唔駛急,最緊要快」(適用於衣、食、住、行、學習、識朋友…)的文化下,非常大師級了。許賢這種「無痛」和「慢」的智慧,令我想起一個數學的啟示:1x1永遠是1;但1.1 x 1.1,只要乘7次,就會大過2。
許賢,和他的「的」波朋友,於《公園伯伯練波計劃》的第三十四天,在毫無預警下,「的」出十九下,超越了公園伯伯的十六下紀錄。《公園伯伯練波計劃》亦進化成《的波仙人練波計劃》,繼續進行中。
參考:《Hui Yin許賢》YouTube頻道。
湯圓
許賢熱愛足球,恰巧於網絡發現四名公園伯伯互相「的」波的短片,輕輕鬆鬆球不着地,心中充滿迴響,便立下目標要練好「的」波技術,要達到伯伯的紀錄。許賢的《公園伯伯練波計劃》由此而生,既然訓練,不妨多加兩個目標:訓練左腳和減肥。
作為網絡頻道開台人,許賢把每天訓練情況錄影,跟觀眾分享,亦是計劃的最佳紀綠。每天畫面不外都是「的」波、左腳踢、「的」波、左腳踢… 有看過練習片的觀眾讚許賢有恆心,覺得感動;但許賢反說,沒有刻意堅持,練習時只要覺得累、覺得悶、覺得心情或者肌肉不對,就會離開。他的設計是,不要讓自己覺得辛苦。他知道自己若要掌握這個技巧,成為「大師」,必定是一個慢的過程。而令自己無痛,不辛苦,就是避免放棄的機會。因為他了解,一旦放棄,計劃和目標便泡湯,所以要想辦法令過程無痛。
其實懂得慢,容許慢,還要出於現今世代「唔駛急,最緊要快」(適用於衣、食、住、行、學習、識朋友…)的文化下,非常大師級了。許賢這種「無痛」和「慢」的智慧,令我想起一個數學的啟示:1x1永遠是1;但1.1 x 1.1,只要乘7次,就會大過2。
許賢,和他的「的」波朋友,於《公園伯伯練波計劃》的第三十四天,在毫無預警下,「的」出十九下,超越了公園伯伯的十六下紀錄。《公園伯伯練波計劃》亦進化成《的波仙人練波計劃》,繼續進行中。
參考:《Hui Yin許賢》YouTube頻道。
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