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開始——傳送訊息上癮

  科技進步,究竟令人類生活得更舒適,還是更忙碌?
  近年大家流行用WhatsApp溝通,無論是在車上、路上或會議室內,「低頭族」都埋首在傳送或閱讀訊息。記得起初使用時,感覺良好,尤其是當你不想或不便致電給某些人,毋須聲音接觸,可避免尷尬,又快捷省時。而「群組」的威力更強,它幫助你和一大群人同步地溝通,迅速交換最新消息。
  可惜一件物件、一項發明,無論它有多好,只要被濫用了,便有後遺症。曾有朋友向我訴苦,她的上司無論在日間或晚上,周日或假日,都會隨時發送訊息,問這問那,要乜要物。打工仔基於壓力,就算不情願,也要回應老闆的訊息,導致私人休息時間被蠶食。
  另外,有朋友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別入加入了群組,在群眾壓力下,不敢退出。於是,他每天的時間就被排山倒海的訊息淹沒了。A君在餐廳正在吃的那碟飯,B君家中小狗撒下的一泡尿,C君在百貨公司中選購的衫褲鞋襪,都成為拍攝對象,並透過群組公諸同好。發送訊息已成為大家的癮,唔send唔舒服。為了顯示積極投入,就算事不關己,大家仍會互傳一個「哈哈笑」和「大拇指」圖像作回禮。如此一來一回,由早到晚忙個不停。
  WhatsApp可以很滋擾,而午夜傳來的訊息就更加神憎鬼厭。試過忘記把手機轉做靜音狀態,夜半不斷被訊息鈴聲吵醒嗎?以為是甚麼緊急消息,起來一看,噢!又是一些無聊對話。
張笑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