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內蒙主席 首度空降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更動塵埃落定!布小林昨天辭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王莉霞正式擔任內蒙古自治區代理主席。王莉霞此前已經擔任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府黨組書記。

這次高層調整,不僅標誌着烏蘭夫、布赫、布小林祖孫三代執掌內蒙的時代結束,也產生了改革開放以來首位並非在內蒙古成長的自治區主席,亦可以說是空降主席。

內蒙古此前共有十一任自治區主席:烏蘭夫、騰海清、尤太忠、孔飛、布赫、烏力吉、雲布龍、烏雲其木格、楊晶、巴特爾及布小林。除文革中的軍人騰海清與尤太忠外,其餘均為蒙古族,而且都是在內蒙古出生或者成長,工作多年。

除了烏蘭夫祖孫三人,開國少將孔飛是烏蘭夫妹夫,二十年前車禍去世的雲布龍是烏蘭夫夫人堂弟。隨着布小林因病提早卸任,烏蘭夫家族在大草原的影響亦將式微。當然,如果布小林康復得好,亦不排除將來安排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新任內蒙古代主席王莉霞雖然也是蒙古族,但並非「純蒙」(相信父母有一方是漢族),在遼寧出生、讀書,後來又到陝西工作,相貌氣質都完全「漢化」,二○一六年才調內蒙古工作。

在內蒙古土生土長的另一政壇女將烏蘭,資歷很老,是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卻在二○一六年外調湖南擔任省委副書記,其實就是為王莉霞讓路。王莉霞擔任內蒙古主席,亦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展現。

去年,新疆大學由熱能專家姚強擔任校長,成為該校三十七年來首名漢族校長,改變了維族掌舵的傳統。

原中紀委副書記陳小江擔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成為六十六年來首次漢人民委「掌門人」。這些高級幹部的任命,思路一脈相承,都是為了淡化民族差異。

紀曉華

中國觀察




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王莉霞正式擔任內蒙古自治區代理主席。
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王莉霞正式擔任內蒙古自治區代理主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