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動員人性化的進步

今年香港奧運代表隊打出爭氣波,無論贏輸都激動港人心,加上賽事免費播,觀看和評論賽事的氣氛比過去還要熱鬧,這可能是大部分人事前料想不到的。

中美較勁爭第一

  賽事進行到現在,觀眾話題之一是中國今屆有沒有機會在金牌數量上超越長期霸主美國。過去除了京奧中國作為東道主外,從未曾蓋過美國,今次在中立場較勁,其意義又特別突出。

  中美鹿死誰手要看未來幾日發展。體育界看了已進行的比賽,認為兩強咬緊的一大原因,是美國在兩大奪獎大項游泳和田徑表現遠遜過去,加上體操天后拜爾絲又因為未能克服心理壓力未奪一金,此消彼長造成。

  美國在強項失準,解釋之一是運動員訓練受疫情影響。香港泳手何詩蓓在美國唸書訓練,她就透露曾為了保持訓練要去冰冷的湖去游水。高手過招,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美國在控疫上遲遲未能達標,又未必做到長期閉環式訓練條件,於是出現可勝不勝,在金牌榜上墮後。

  與美國相比,中國在傳統強項保持水準,在新興項目如游泳表現不俗。有觀察到另一個可喜現象,是運動員的精神面貌比過去大有進步。香港的何詩蓓是運動與學業雙修,內地首金的射擊選手楊倩同樣是清華高材生,讀得又玩得,得獎後展露出活潑可人的一面。

蘇飛人寫過論文

  今屆奧運,中國隊另一話題是亞洲飛人蘇炳添,他以九秒八三的破亞洲紀錄打入決賽,成績非常驕人。百米飛人是含金量最高的項目之一,既要選手的天生體質,又要科技配合訓練,長期都是美國黑人運動員的天下,最近兩屆被牙買加天才運動員保特壟斷,白人和黃種人在肌肉爆炸力都被認為難以爭勝,正因如此才令蘇炳添改寫的亞洲紀錄如此矚目。

  蘇炳添創造了歷史,中間經歷了不少艱辛,體現了運動員堅韌的爭標精神,但很多人不知道,是他不但體能技術好,同時還是個理論家,曾經撰寫過研究短跑的論文,非常專業。

訪港可分享故事

  關心運動員發展的人,會關注運動員的精神面貌,歐美和中南美洲分別出產不少天才運動員,在場上都光芒四射,分別是歐美球員很多退役後都有很好的生活安排,不少人入大學進修,展開另一段人生。中南美洲的天才運動員光輝過後,往往不良嗜好潦倒而終。中國運動員在比賽之外,能夠有很多人性化的表現,這是成績以外另一種值得重視的進步,所以無論中美爭標最後結果如何,內地得獎運動員如能訪港,相信他們會有更多故事值得大眾分享。

齊秀峰

架勢堂




今屆奧運,中國隊另一話題是亞洲飛人蘇炳添。新華社
今屆奧運,中國隊另一話題是亞洲飛人蘇炳添。新華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