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馬拉松】樓塌了……

這幾天,心裏一直冒起清代戲曲《桃花扇》的幾句經典: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對於《壹週刊》的結業、《蘋果日報》的末日、黎智英傳媒王國的崩塌,這三句曲詞,言簡意賅地道盡一切。
合該有運,我只經歷了它「起高樓」、「宴賓客」的日子,然後冷眼旁觀看着它墮落、瘋狂、崩壞、入土。忽然覺得,《壹週刊》的盛衰,其實是香港的縮影。
猶記得當年《壹週刊》的發跡地是中環,它的光芒,不在政治,經濟新聞才是《壹週刊》的拿手好戲。九十年代,逢星期四周刊出書日,中環街頭幾乎人手一本,那星期的封面故事,總能成為中環人話題。
《壹週刊》常有商界的獨家秘料、商場異動、才俊訪問,每周有個固定欄目「中環人語」,證明它的初心,是搞經濟的。
今天掌舵的行政總裁張劍虹,其實做經濟新聞出身,那時候他最讓行家津津樂道的,是記性好,去一趟業績發佈會,他不落一筆憑空把所有數字記下,回去寫報道,一字不錯。
前社長楊懷康是經濟專家、海耶克信徒,每周一篇文章,都是艱澀的經濟學。當年他還用七蚊一隻字的超高稿費,聘請經濟大師張五常每周撰文。
說這些,告訴大家,這本來是一本主打經濟民生的雜誌,政治很少上封面頭條,就算有都是政治八卦,黎智英常說:政治新聞是毒藥,死梗!
沒想到,《壹週刊》後來轉了吃毒藥,還賣毒藥,吃得一個個聰明人腦壞腦殘,然後,自掘墳墓躺進去。
香港不也一樣嗎?這裏本是經濟城市,不知哪天起,大家政治上腦,熱昏了頭,全民政治狂熱,不再拼經濟。
《壹週刊》的死,是一記暮鼓晨鐘,香港人,我們的初心從來都是經濟,政治大家都不懂,這危險遊戲上癮後,下場只有一個,就是自取滅亡。
屈穎妍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

《蘋果日報》停刊。
最Hit
將軍澳單位窗外僭建亞加力層板放雜物 管理員上門勸喻反捱鬧 網民:罔顧路人生死|Juicy叮
2025-09-29 16:31 HKT
星島申訴王|油麻地港鐵站口淪色情「沙圈」 長者排排坐揀鳳姐帶定壯陽藥「博命」
2025-09-29 08:00 HKT
80年代「最美天氣女郎」撞樣萬綺雯 因汪明荃與金牌司儀成就良緣 婚後息影餅印女盡得真傳
2025-09-29 11:00 HKT
打風︱天文台再調高周六風力預測 料熱帶氣旋移入南海 離岸高地吹強風(附AI路徑預測)
2025-09-29 12:5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