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以謊言愚弄國際和香港人
在社會運動被指遭警方以散彈槍打爆眼球的「爆眼女」被揭根本無爆眼,並且低調離港。這個登上了國際媒體的假消息曾經轟動一時,打動了不少善良公眾的心,贏得他們的同情,現在事件被揭是假局,當初參加導與演的台前幕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無眼睇」,視而不見。
導演緘默圖走過關
「爆眼女」成為社會運動的標誌性事件,火速被捧出國際,除了美國權威的《紐約時報》,大量外媒都以重點報道事件。然而,事件不久就疑點重重,當中包括當事人沒有公開露面,只是透過視像作出指控,同時一直拒絕公布醫療報告,甚至不惜以一場又一場官司阻止警方索取報告,做法與他們宣揚的透明、公開,完全背道而馳。
「爆眼女」好似合桃酥無合桃,但營造出來的效果卻是社會付出代價,在社會運動激化下,大批信以為真的市民、學生登上了暴力的戰車,惹下了官非,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對於「爆眼女」的騙局被撕破,當日的導與演以緘默代替面對,期望低調讓事件過去。這個誤導公眾,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策略不是個別例子。在整個社會運動中,前後都充斥煽情、誇大以至造假的謊言,屈指數來,像女生陳彥霖被指遭殺害、梁凌杰被指為反修例自殺,以至於新屋嶺有性侵,八三一太子站死人等。
協從隨時負上刑責
社會運動發生,推動者宣稱活動「無大台」,從連串繪形繪聲的文宣,令人不禁對這種說法有質疑,令人不禁要問誰在愚弄國際和香港人?
「爆眼女」遠走台灣,現今行蹤成疑,無爆眼的底牌曝光後,《星島日報》為文質疑醫管局知道真相卻不作為,是否包庇惡行?對於媒體一篇評論,醫管局罕有發表聲明回應,更加令事件惹起關注。
醫管局對質疑大為緊張,有警法界認為不是過分敏感,而是明知今次大件事,不敢掉以輕心。「爆眼女」曾經是國際焦點,在社會動亂中發揮了推波助瀾的角色,現在有很多證據追查事件的來龍去脈,只要證實當中涉及刻意誤導,不但當事人,協從者都可能負上刑責,而且情節可以很嚴重。若說醫管局會捲入漩渦,現在為時或者太早,只是早早劃清界綫,撇除關係,總是自保的上策。
特區政府會否跟進
「爆眼女」事件在社會運動中影響深遠,對香港在國際的形象造成深遠傷害,奇怪的是一向重視國際形象的特區政府,為何至今似乎未見採取有任何跟進動作?
齊秀峰
架勢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