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未來總理人選惹猜測

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擴權,可以任免副總理。由於發生在中共二十大前夕,而且根據憲法規定,總理只能擔任兩屆,李克強在兩年後必將卸任,產生新的總理,因此這一擴權相當微妙,備受關注。

按照慣例,總理都在現任副總理當中產生。過去幾任總理,從華國鋒、趙紫陽、李鵬到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都是這個模式。目前的四名副總理依次為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明年秋天中共二十大召開,韓正已經六十八歲,孫春蘭七十二歲,劉鶴七十歲,按照「七上八下」(六十八歲退休,六十七歲連任)的不成文規定,三人都將退休,惟有「六○後」胡春華留任。

胡春華具備兩屆政治局委員資歷,在二十大「入常」完全有可能,執掌國務院似乎也順理成章。但現在的政治變幻莫測,領袖可以「一錘定音」,不一定再看老黃曆。胡春華濃厚的共青團色彩,負責「脫貧攻堅」也須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壓陣,是否成為李克強接班人也存在變數。

另一個可能,就是在現任政治局委員當中的地方諸侯挑選,先進京擔任副總理,熟悉國務院運作,然後接班。人大常委會擴權,則可以隨時任命副總理,譬如下半年,不必等到明年三月的全國人大會議。

四大直轄市和廣東「一把手」都身兼政治局委員。天津書記李鴻忠屆時退休,北京書記蔡奇年紀偏大,廣東書記李希則長期從事黨務工作,上海書記李強、重慶書記陳敏爾都出身浙江,根正苗紅,尤其主政中國第一城市的李強更被看好。

當然,這可能只是增添國務院高層任免的靈活性,未必與未來總理人選有關。政治一日太長,規則與時俱進,胡春華當然仍是未來總理的熱門人選,但既然王岐山「超齡」也可以擔任國家副主席,那麼也不排除常務副總理韓正更上層樓的可能性。紀曉華

紀曉華

中國觀察




根據憲法規定,總理只能擔任兩屆,李克強在兩年後必將卸任。資料圖片
根據憲法規定,總理只能擔任兩屆,李克強在兩年後必將卸任。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