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抗疫戰 官員壓力難為外人道
社會福利署副署長林嘉泰猝逝,在官場和政圈惹來不少慨歎和惋惜聲音,皆因他為官政聲不俗,與他交過手的持份者包括議員在內都有正面評價,他被發現在辦公室暈倒,急救多日後離世,只能說人生無常,應該要活在當下,亦令人明白健康是真正的無價寶。
明白社會要求高
有報道說林官是在早上八時許上班出事,聽官場中人說,林官應該是之前一日,在其他人放工後仍然留在辦公室開夜,沒想到突然發病,到了翌日才由上班的同事發現。有同僚透露,過去他也是經常留在辦公室超時工作,可能近日工作量增加,比過去更加辛勞,不幸因為發病失救。
本地高官工作量不輕,不時要自行開夜,這個狀況早有所聞。社署在接近一年的抗疫中,一直扮演吃重的前綫角色,無論是經濟上的抗疫支援、以至市民的情緒健康,很多都與社署有關,這些工作不但排山倒海而來,而且時間相當急趕。很多人覺得公務員在經濟衰退下仍然薪高糧準,令人羡慕,這點或許不錯,然而,有時承擔的壓力也不足為外人道。
除了客觀的工作量,香港社會的要求高,為官的每個措施都要想得周到,才能達到社會期望。
小事也有大後果
好像最近的圍封檢測為例,在最開始時就發生了罐頭事件。當局考慮到一旦設立限制區,居民可能會斷糧,於是提供不同的乾糧,結果引發了媒體批評派罐頭不派罐頭刀的風波,要政府發稿澄清有八成派發的罐頭有易拉蓋,毋須使用罐頭刀外,也有聲音質疑向區內的伊斯蘭教徒派發豬肉食品,最後又要出來解釋其實食品種類不止一樣。
過去,政府為檢疫人士提供食物,都曾發生過受檢者不滿的情況,但連進食的工具都要兼顧,以至於宗教禁忌等考慮,可想而知涉及的細節有多少。這些細節有時不是甚麼大事情,但經過漣漪效應後,可能又會變成一場風波,令整個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被人說成好心做壞事。
對於最近設立限制區圍封,官員有個觀察,就是在基層區進行的工作,能夠體諒的市民不少,他們的態度是只要能找出一些方法,都可以嘗試,最重要是希望及早能夠控疫,畢竟,對他們來說,中港長期封關和社會活動半停擺,令他們的生計受到愈來愈明顯的衝擊。
硬仗能贏不能輸
有官員坦言,香港經歷社會運動還未平息,即遇上世紀疫情,令整個防控工作難上加難。在疫情下,明白很多市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無論官員或社會打這場仗都只能贏,不能輸,就算是困難都要堅持下去。
齊秀峰
架勢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