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厲風行 勿掉輕心

社會運動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明顯收斂,轉向地下發展,暗湧比較明顯是在大學校園。大學生向來是一腔熱血,行事有時不顧後果,今個星期傳出港大學生準備又打擦邊球,校方已表明反對,同時透露會採取行動阻止。
知不知《地厚天高》
港大學生會原定舉行三場紀錄片《地厚天高》的放映會,由於片中有「以武制暴是我們唯一的出路」、「香港獨立」、「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若然播出會有甚麼後果備受關注。
有消息指出,由於懷疑可能涉及《國安法》,所以校方反對,並指若學生會堅持舉辦放映會,校方不排除會出動保安人員阻止學生參加。
《地厚天高》是由港大校友林子穎三、四年前執導,記錄現正收監的前本土民主陣線召集人梁天琦在五年參選立法會的經歷,當中有些言論在當年不違法,但自《國安法》實施後,本地的法律框架已經改變,拿出來播影,政治風險實在不能低估。
寬鬆放任反變害
過去,大學以學術或言論自由的考慮,對很多學生活動採取寬鬆放任的政策,與大學中人談起,有人坦言在法律環境改變下,這種政策顯然跟不上形勢。最直接的是,大學校園已證明不是法外之地,校方作為管理者,若然明知而容許有違法事情發生,本身有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最近,有大學生在畢業禮舉行的日子遊行,校方最後決定報警,其後,有學生不滿進入校園的限制向保安撒粉末,被警方拘捕調查,說明在大學校園進行違法活動,以為可以用學術自由作為防護罩,顯然已經過時。
在社會運動期間,大學對處理學生抗爭,採取了站在學生一邊,提供情緒以至法律支援。大學中人說,現在看來這種策略有點愛你變成害你,不少大學生因此陷身法網,大學根本愛莫能助。相反,在社運時期採取又勸又阻,立場相對強硬的港大,衝擊似乎相對較小。
表面平靜易錯判
社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起伏,漸漸有平復的表象,然而,《國安法》已經實施,作為法治之區,執法不會容情,如果見到現時社會稍為平靜,以為可以乘時而起,就會錯判形勢,大學生必須慎而三思,大學應對亦不能掉以輕心,勿讓學生跌入法網。
齊秀峰
架勢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