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爆亂象暴露美國利益新矛盾

今個星期,內地社交平台快手上市,吸引了一萬四千億元認購,場面十分壯盛。另一邊廂,美股卻發生了散戶惡鬥沽空基金,突然出現交易平台改變規則的亂象,令人對西方金融制度的公平性再發生質疑。

美國今次發生散戶鬥大戶的戲碼,是有金融機構看淡一家遊戲公司前景,於是進行沽空。以往遇着大戶狙擊,散戶都是爭相走避,股價有理無理先跌為敬,大戶先聲奪人幾乎是穩贏。

股票平台吹哨「大細超」

然而,這次大戶造淡,有自稱是散戶的投資者在社交平台發起反其道而行,呼籲散戶集體行動推高這家公司的股票,逼無股先沽空的基金要高位補倉,結果這招竟然奏效,令沽空者陷入困境,這一戰被喻為弱小的大衞打贏了巨人歌利亞。

正當散戶以為打敗了大戶之際,幾個近年迅速冒起的股票交易平台竟然突然出招,叫停散戶買股的權利,變成只能賣不能買,大戶機構則仍然繼續自由買賣。在疑似「大細超」的安排下,沽空大戶趁機平倉離場。

由於交易平台的做法惹來利益交換的質疑,平台後來放寬限制,監管機構也表示高度關注,但已是賊過興兵。

今次交易平台吹哨的公平性受質疑的背後,反映了美國以至西方以自由市場經濟為旗幟的問題。首先,是近年社交平台興起,不斷挑戰建制力量,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愛理不理,應管不管。最初亂象只是影響其他國家,但近年開始出現「火燒後欄」的情況。

華爾街金主權力氾濫

其次,是大型的網絡平台壟斷公眾活動,但其營運守則不透明,主觀性極高,一直沒有監管,形成公眾利益決乏保障。今次的吹哨準則惹來批評,大型平台如何履行公眾責任,未來會愈發關注。

最後,是西方以資本主義掛帥,財團利益經常左右政治大局,金融正是其中重要力量。今次風波惹起公眾對華爾街大戶權力的氾濫,這種感覺在幾年前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後一度被壓抑,但隨着像特朗普等激進力量抬頭,如何重新維持各種利益的平衡,可能是未來美國政局能否持續穩定的一大因素。

齊秀峰

架勢堂




有金融機構看淡一家遊戲公司前景,於是進行沽空,怎料散戶集體行動推高該公司股票。
有金融機構看淡一家遊戲公司前景,於是進行沽空,怎料散戶集體行動推高該公司股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