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演員 對港有害無益

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日前在美國聽證會作供,指證本港政治人權狀況惡化。羅冠聰在本港參政時採取極端路,很多人已經知道,有人就不明白,現時他人在美國,跑到美國議會作證,又想有甚麼作用?香港民眾難道會真的相信他的說法?
政客導演何來中立
羅冠聰在美國公開批評《國安法》收窄港人自由,呼籲美國要增加為港人提供庇護。美國在全世界興波作浪,會否因為羅冠聰之言大開方便之門,各人自己心中有答案。他這個做法,有政圈中人目標不是做給香港人看,而是做給美國人看。
政圈中人說,羅冠聰是美國人栽培的政治人物,他有甚麼美國政府,甚至是議員不知道呢?這樣出來作供有甚麼中立性呢?說穿了只是借國會的平台做騷給公眾看。這些公眾在香港是一班反對派支持者或年輕人,但最主要還是美國人民,讓他們認同打擊中國以至香港的決策。
在民主政治中,政客、選民是互動的,被動的政客會滿足選民要求,贏取選票;主動的政客則會創造要求,這樣就更有把握贏取選票。美國要維持外敵以保證內部團結,所以先後有蘇聯、俄國做假想敵,現在就輪到中國。怎樣把中國變成目標,同時令公眾同仇敵愾,往往就需要政治演員。正如在委內瑞拉,美國要針對政敵馬杜羅,就需要議長瓜伊多配合。美國扳不倒馬杜羅,瓜伊多不斷捱整,但戲仍要繼續演下去。
為做給美國人民看
回歸以來,本港的政治環境一直維持寬鬆,然而,這未能阻止反對派步步進逼。政改方案第一次成功,增加了選舉的民主成分,但沒有得到良性循環,反而是出現了戴耀廷等提出要佔領中環,黎智英等拒絕第二次政改的袋住先方案。在外部力量支持下,國教無法推行,還出現了黃之鋒、梁天琦、羅冠聰等極端分子。他們參加選舉,有人當選後連宣誓都要整古做怪,這種民主自由在美國可以接受嗎?乘着反修例運動,極端分子發起街頭暴力,針對愛國人士,以外國支持公然挑戰管治,最後觸發中央為特區設立《國安法》,當中的來龍去脈,又會清楚交代嗎?
現時中美角力,有意識形態的分歧,也有政客的利益考慮,從人民角度,這種對抗是否有好處實在值得商榷,這就是政客安排自己支持的演員做騷的一大原因。
激化矛盾惹來打壓
像羅冠聰這樣的流亡演員,在議會上義正詞嚴,有可能是做騷,但也不能排除自己也相信了。然而,客觀的效果是,激進的行為挑戰了主權的底綫,中央不可能退讓,像這類國會陳詞只會激化矛盾,為香港未必爭取到甚麼好處,但就很有可能招來更多打壓,正如公民黨議員去年到訪美國要求介入,結果惹來香港接連被取消原有的權益,其利未至,其弊卻已先來。
齊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