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差叔叔炮轟好僱主

本地疫情惡化,打工仔年尾飯碗危危乎,想不到這個時間仍然有工會出來炮轟僱主,多少有點不知人間何世的感覺。在職場大風大雨的時間,夠膽出來炮轟老闆的,好多人都估到是公務員,皆因特區政府係良好僱主,轟完只要沒有過分行為,不會擔心秋後算帳,或者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出現今次茶杯裏的風波。
不接受員工慣性加班
郵差叔叔們今次不滿署方,是因為近日署方外判和增聘了退休郵差,工會認為此舉有製造廉價勞工之嫌,故此表達不滿。政府郵差收入比自僱為主的速遞業好,質疑政府僱用廉價勞工,從消費者角度不夠貼身,故此就加上一項,就是請兼職不夠專業,由於信件寫上地址和收件人姓名,有可能引致私隱外泄。
眾所周知,現時網購盛行,速遞同樣成行成市,這些服務基本上都不是僱用政府郵差,他們的員工待遇和穩定性,是否比得起政府實在難說;然而,市民在網購,使用快遞成為習慣,若說用兼職影響私隱,似乎也捉不着痛點,所以工會出來發炮,有吸睛的火花,實際市民共鳴有限。
本來,郵政署近年用了基金運作,以提高效益,故此過去一年見到署方都用了不少辦法如增加發行有叫座力的特色郵票提高收入。今次惹起工會炮轟,會不會是想慳錢所致?據署方其後回應,整個安排不涉及慳錢,而是因為早前審計報告批評,郵政署的員工加班工作變成慣性,故此署方唯有增加人手,但這樣一改,員工收入減少自然不滿。
工會批泄私隱去得盡
審計署是按政府標準去衡工量值,從管理角度,政府一般職務是朝九晚八,按市場提供薪津,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可以過健康正常的生活,要員工慣性加班豈不變了血汗職位,不符合好僱主的要求?既然政府不缺錢,不夠人就要加人手,所以審計報告的批評不能說有錯,作為政府部門,郵政署自然不能當批評無到,糾正做法成為唯一選擇。從署方角度,請兼職一樣要開支,不存在慳錢的好處,員工少勞少得不高興,也是沒有辦法。
郵政署的做法有理據,據聞和工會也解釋過,但對工會來說,維權是其最重要職能,有理無理都要發聲,最後想出了兼職會泄漏私隱的潮流說法,都可以說是去得夠盡,所以雖然公眾會覺得說法聽落有點牽強,從勞方角度沒有理由面對收入受損不吭聲,這樣還擊算是盡做。
其實,過去一年疫情瀰漫,郵差叔叔有些工作還是做得不錯,包括在派送公家口罩,效率相當快捷,所以市民都會給他們打同情分,只是今次風波資方沒有甚麼太值得非議的地方。
難改新措施仍有得着
有人說,工會今次發炮無法改變做法是預期之內,但至少令當局公開交代,澄清沒有為慳錢外判,發揮了守護底綫的效果,也不是沒有得着。郵政署為了避免員工經常加班,做好僱主還被人炮轟,有人笑言從今次事件,足證在香港打工,還是當公務員吃皇糧好。
齊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