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社會用語評論政策的怪現象

  公務員事務局就公僕宣誓效忠會見工會代表,會後勞方代表見傳媒。勞資雙方就僱用條件摸底,有關注並不出奇,比較「出位」反而是有工會代表談到關注時,用了「篤灰」的字眼。

  究竟「篤灰」是甚麼意思?這個流行詞大約是告密的同義詞,為甚麼有告密不用、用「篤灰」呢?大抵是夠「潮」,不過,作為公務員的代表,在電視訪問中公然用這個詞語,就有點突兀,有人甚至懷疑是否適宜。

  久而不聞其臭

  「篤灰」源自何處近日有過討論,似乎沒有定案,比較普通的說法是出自黑社會用語,因為在黑道中海洛英俗稱白粉,黑社會因此叫做「灰」,告密指有人懷有海洛英因此叫「篤灰」。這個說法在學術上未知是否準確尚待考據,但可以相信黑社會是有使用。

  電視有廣播牌照限制,如果是拍劇使用「篤灰」被投訴,通訊局不知作何裁決?至於新聞有公務員代表使用,這是從專業報道上考慮。公務員代表有日常用語而不用,或者根本沒有意識留意,只能說是社會上值得留意的現象。

  近年,有媒體偏好使用黑社會用語,「篤灰」 、「踢保」天天上報,這種文化久而久之,社會就瀰漫一股離經叛道的氣氛。本來,公務員宣誓效忠《基本法》,法理上很難反對,與會代表卻以黑社會的有無義氣的價值觀去思考或表達,這種次文化的出現,是否令人有「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之感?浸積之下,社會道德標準隨之改變,挑戰法紀就變成不那麼令人難以想像。

  大學粗口橫行

  與黑社會用語橫飛的同一時空,是大學生粗口掛在唇邊。相信不少人乘坐的士,或會聽過「的哥」慨歎大學生粗口流利至令人咋舌的程度。大學生是否應該講粗口呢?

  本來,講粗口是表達方式的一種,然而,作為受過教育的人,按理解公眾期望應該是舉止合度。大學生講粗口,算不算言論自由的範疇呢?從法理上,講粗口不算犯法,但大學是否應該禁止呢?現時大學的標準似乎是不違法的都可以做,違法的大學要盡量提供支援,於是大學的規矩無法阻止粗口文化流行,這種氛圍對年輕人意識造成甚麼影響,值得社會學的學者研究一下。

  在公開場合,公務員代表以黑社會用語或價值觀去評論政策,社會視之為正常不過之事,這種現象未知又算不算是習非成是呢?

齊秀峰




近年,有媒體偏好使用黑社會用語,「篤灰」 、「踢保」天天上報,這種文化久而久之,社會就瀰漫一股離經叛道的氣氛。
近年,有媒體偏好使用黑社會用語,「篤灰」 、「踢保」天天上報,這種文化久而久之,社會就瀰漫一股離經叛道的氣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