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拜登︰「科技民主」勇破「科技獨裁」
拜登遏制中國科技戰略,搞搞新意思的是改變角色,美國化身為正義王子,對抗那隻噴火巨龍,勇救公主回到城堡過幸福日子。
科登遏制中國科技的方向不變,但緩和特朗普的強硬路線,這可不是對中國手軟,只是對盟友友善。科登認定世界存在科技民主國家(techno-democracies)和科技專制國家(techno-autocracies)之對立,拜登上任之後首要之事,將舉辦民主國家參與的民主自由峰會,呼籲科技企業承諾維護開放、民主社會和言論自由,防止科技成為中國的專制工具。
拜登構思的新劇本很有趣,打個比喻,中國是一條噴火巨龍,先前那位行為魯莽的「黑武士」——特朗普不行了,換之而來是機智的「王子」——拜登,他要召集眾人之力,迫使巨龍吐出口中那顆製造火燄的「龍球」——科技,解救這場世界危機,然後與「公主」——美國盟友,安全回到城堡。
王子的城堡是美國早前倡議的《潔淨網絡倡議》(Clean Network Initiative),截至11月10日,已有50個民主自由國家加入這個組織,其中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北約、歐盟等成員國。
中國巨龍又怎樣?面對拜登上台之後的「加辣」措施,美國攜手盟友國家擴大全球的對華包圍圈。不過,科技界人士普遍認為,美國對政策適得其反。《美國之音》分析︰「特朗普的中國政策暴露出中國科技產業的薄弱環節,讓中國加大了扶植與支持科技行業的決心。」拜登繼續禁制,中國繼續自主發展。「中國政府最近宣布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引導中國經濟減少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中國計劃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鼓勵國內芯片產業的發展。」
中國巨龍不準備吐出「龍珠」。《華爾街日報》引述北京科技分析師Dan Wang稱︰「不管拜登政府的對華技術貿易政策如何演變,北京已經致力於減少對美國供應商的依賴,並實現自給自足,以抵禦出口管制。」相對而言,美國迫不出中國的「龍珠」,本身的損失頗大。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美國半導體芯片行業已經因華為禁令損失了數十億美元。芯片製造商博通(Broadcom)去年因華為禁令損失了20億美元。如果美中供應鏈脫鉤持續,美國芯片行業可能面臨49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報導提出一個重點︰「矽谷大型科企和公司僱員為拜登競選投入了大量資金。拜登競選陣營在2020年收到的政治捐款最多的7個組織中,科技企業佔了5個,其中包括Google、微軟、亞馬遜、蘋果和Facebook。」矽谷希望拜登能扭轉特朗普推動的中美技術脫鉤給美國科技出口商造成的損害。那怎辦?
拜登顧問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上月Foreign Affairs撰文,看出箇中的矛盾,結論是不與中國經濟力量硬碰,例如「一帶一路」是「有利於增長,有利於可持續性和有利自由市場」,但需要讓美國伙伴認識正確的體制價格觀,事關中國長久必然無以為繼,文章題為《無災難的競爭》(Competition Without Catastrophe)。
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遍,王子鬥噴火龍的故事,被說成有如《大話西遊》的魔幻,坎貝爾想加插的劇情是王子與公主返城堡,同時帶巨龍回去做寵物,還要幫你一家人提供噴火的「能源服務」。美國如願以償的話,或許真的是世界了。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