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避開政治辦大事

  《施政報告》發表,當中香港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惹起外界投以注目禮。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其後出來公布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順便為入股解畫。

  香港機場入股珠海機場的構思,並非今時今日突然爆出來,早在馮國經擔任機管局主席的年代,已有這個想法,今次有眉目,外界猜測是特首林鄭月娥上京爭取的結果,中央期望香港與大灣區加強聯繫,於是玉成其事。正因為這是兩地融合,於是又有些人從不同角度質疑。

  幾招齊發融入灣區

  珠海機場建成後使用量未如理想,多年前委託香港機管局管理,現在等如戀愛成熟談婚論嫁。珠海機場沒有國際航綫,香港機場內陸接駁不強,走在一起希望達致雙贏。從布局上,現時粵東有深圳機場發展迅速,已成區內一方之雄,粵西相對發展較慢,未來有機會後上,香港吃不到粵東的大餅,於是變招開發粵西市場。航空樞紐地位是不進則退,如果客貨量不夠多,航綫選擇少,地位就會被搶走,影響了整個競爭力。

  從機管局公布的藍圖,其實入股珠海只是其中一環,局方還計畫在人工島設立停車場,經封閉路讓粵西旅客可以毋須入境就可以到香港乘機外遊,同時又在東莞設立物流口岸,經海運把貨品送到香港直接上機,整個構思都是盡量拆除香港的人為關卡,把人流、貨流接到香港。因為對香港來說,大灣區日後若然經濟騰飛,區內龐大的商業服務需求必須滿足,若然香港做不到這些生意,就會有其他地方承接,這些地方隨之就會成為香港強勁的對手,這種此消彼長的形勢,稍為冷靜分析都可以看到。

  繞過立會三跑快成

  除了三跑外,機管局這些投資總額高達幾百億元。現時,涉資一千四百億元的三跑填海已經完成,預計二〇二二年如期使用的機會很高。剛過去的一星期,機管局發行了百多億元的永續債,息口只是兩厘多,在全球航空業空前低潮的環境下,機管局仍然可以借到平錢,說明金融界對本地機場前景仍然很有信心。有業界坦言,當年若不是政府決定繞過立法會,由機管局自行籌措費用,恐怕工程不知要延至何時,從機管局現時提出融入大灣區發展的大計進展迅速,或者正反射出香港其他環節在政治爭拗下空轉浪費了多少時機。

  齊秀峰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資料圖片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資料圖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