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金融 深圳大步搶先

  國家主席習近平南下,提出進一步放權深圳,同時為深圳訂出多個先行先試做示範的目標,當中包括定點試行數碼人民幣。隨着內地大力把各種產業數碼化,數碼人民幣對產業競爭力有何影響,港人似乎不甚了了,但內地巨型科企,就已磨刀霍霍,期望憑藉科技優勢在不同產業搶灘。

  內地科企全力揮軍

  內地推出數碼人民幣先試,很多人把目標放在監控資金流向等功能。然而,各國政府都有研究數碼貨幣,應用只是時間早遲。現時提出的數碼人民幣,與現金功能相似,據說希望可以做到毋須網絡都能交收,同時有私隱的保密性。

  數碼貨幣會有甚麼影響可能要等日後應用才逐步揭露。美國的臉書曾經提出發行國際性的數碼貨幣,以提倡網上經濟,但因為政治或金融理由沒有推動,現在內地經過一輪研究,迅速進入試驗階段,策略相當進取。中央政府推動數碼人民幣如箭在弦,內地科企同樣積極推動各種服務的數碼化。剛剛,阿里巴巴宣布收購在內地做大賣場的零售商高鑫,日後就期望把這門生活透過網絡大力拓展。

  數碼化是把服務過程在網絡進行的便利化手段,雖然業務本質沒有改變,但因為功能上的方便,往往令原來的行業生態大變,令原來的行業霸主備受挑戰。正如即將登陸香港的全球最大獨角獸公司螞蟻,憑着網絡金融一登場市值就壓過全球行業老大哥美國銀行。

  交易方便顛覆行業

  網絡顛覆全球產業有加快迹象,各種服務如水銀瀉地。很多行業的龍頭因為原先的業務太成功,在應變時反而變成轉身困難,銀行股近年不被看好,原因就在這裏。同樣地,香港作為傳統金融中心,在數碼金融的發展一樣面對深圳後發先至的挑戰。

  香港現在的高產值經濟,主要就是金融中心。傳統的金融中心以交易中介為主,數碼科技其中一個優勝之處就是去中介化。為了應對這種變化,特區政府一方面期望鞏固原有的金融產品,譬如推動香港理財產品北上,向中央爭取保險通等政策。另外,亦期望可以吸引海外人才來港,令香港在開拓科技產業上能增加本錢。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經濟放緩,內地為了減低出口的影響,在重啟經濟的同時,會加快推動新科技的應用,同時,減少社交接觸成為可見將來的生活習慣,客觀上也會加快推動網絡經濟發展。

  政策創新與時並進

  香港過去是中西知識交匯的窗口,同時在應用上腦筋靈活的人才。隨着內地在科技應用上日益成熟,獲得內地政策祝福的深圳,未來發展備受看好,在科技令世界轉變瞬間發生下,香港在政策創新和掌握就更加要與時並進。

  齊秀峰

      架勢堂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