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特馬之爭 | 油尖多士

馬斯克與特朗普再度「反面」:馬斯克直斥「大而美法案」瘋狂,憤而另起爐灶,組建「美國黨」,要在兩大超過上百年傳統的政黨之外殺出第三條路,特朗普也隨之放狠話,稱馬斯克是「有史以來得到最多補助的人」,若減去火箭、衛星發射和電動車生產,美國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特朗普的話很難聽,但所謂「最多補助」,恰恰是馬斯克的痛處。雖然特朗普有意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是他的競選政綱,早已是眾所周知,馬斯克當時表示為顧全大局,他可以犧牲小我,但是大而美法案所取消的補貼之中,包括所謂的「碳積分」(Carbon Credit)的項目。
本來,電動車可以將碳積分轉售給燃油車,賺取豐厚利潤,2024年的頭九個月,特斯拉因此獲得了107億美元,從2014年起的十年內,與碳積分相關的收入,在特斯拉全部營業額中,雖然只有3%,但是以純利潤計,卻高達32%,尤其以2024年的利潤計,高達43%,換言之,若失去「碳積分」,特斯拉幾乎無利潤可言,對一間企業而言,幾乎是致命打擊。
馬斯克與特朗普在能源的立場上,本來就是南轅北轍。特朗普與支持他的大部分選民一樣,從一開始就反對綠色新政,認為氣候變化是偽命題;但馬斯克是象徵新能源和未來科技的第一偶像,與特朗普所代表的是兩個世代。
馬斯克與特朗普之爭,不僅是美國新舊世代,更是新舊兩個美國的分歧:21世紀過了四分一,歷史翻到了新的一頁:科技、能源、生活潮流、人口結構、價值觀皆發生巨變,美國已脫胎換骨,特朗普需要搏鬥的並不止是政敵,而是歷史趨勢。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