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風險仍在 放寬外防要小心
據《星島日報》報道,港府鑑於外防輸入成績令人滿意,加上本地疫情接近「清零」,在嚴防輸入前提下,打算調整入境防疫限制,這將有助在外地港人回港,亦有利香港逐步恢復與外國的人流互通,但多國變種病毒肆虐,港府必須小心行事,掌握各地疫情實況,按不同風險處理,切勿過於寬鬆。
報道指,港府認為可在方便海外港人及嚴防輸入前提下,對以風險為本的入境防疫限制作出調整,如容許旅居「極高風險」的英國、打完兩針的港人返回香港,但須在酒店隔離二十一日;而暑假未能打針的十八歲以下港人亦可回港,同樣須在酒店隔離二十一日。港府同時會在七月底,於機場展開抗體測試計劃,處於中高風險的歐洲、美國、加拿大等獲香港認可疫苗證明的國家,只要打齊兩針,來港後自願做抗體檢測並達標,可將檢疫期由十四日減至七日。
隨著多國積極推動疫苗接種計劃,國際間開始放寬打了針人士的行動,同時減少入境後的隔離日數,港府亦有此傾向,但推行之前,必須仔細研究風險,採取極高的監控制度,不容走漏任何帶病毒者入境,初期要審慎行事,給疫情最穩定的地區先行,如內地和澳門,其他處於疫情反彈地區則要小心開門,並設「熔斷機制」,小心駛得萬年船。
李一飄
報道指,港府認為可在方便海外港人及嚴防輸入前提下,對以風險為本的入境防疫限制作出調整,如容許旅居「極高風險」的英國、打完兩針的港人返回香港,但須在酒店隔離二十一日;而暑假未能打針的十八歲以下港人亦可回港,同樣須在酒店隔離二十一日。港府同時會在七月底,於機場展開抗體測試計劃,處於中高風險的歐洲、美國、加拿大等獲香港認可疫苗證明的國家,只要打齊兩針,來港後自願做抗體檢測並達標,可將檢疫期由十四日減至七日。
隨著多國積極推動疫苗接種計劃,國際間開始放寬打了針人士的行動,同時減少入境後的隔離日數,港府亦有此傾向,但推行之前,必須仔細研究風險,採取極高的監控制度,不容走漏任何帶病毒者入境,初期要審慎行事,給疫情最穩定的地區先行,如內地和澳門,其他處於疫情反彈地區則要小心開門,並設「熔斷機制」,小心駛得萬年船。
李一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