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措施終於出台 內房前景有望現曙光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五一長假匆匆過去,內地及香港在長假期間洋溢著歡天喜地的氣氛,確實令人欣喜。內地股市在長假復市後的首個交易日,走勢亦跟市面的氣氛一樣,顯得歌舞昇平,上證指数更再度升穿3,300點的心理關口,交投亦見暢旺。至於港股,儘管內地在五一長假期間,北水停止為港股灌溉,但仍無損其氣勢,除企穏在22,000點水平外,更一度升穿22,500點心理關口,更承內地在復市後股市的氣勢,及在北水重新潤澤下,令恒指昨日(5月7日)曾一度升穿23,000點水平,可惜到達高位後,獲利盤增加即回吐,最終令23,000點只是曇花一現。

值得一提的是,除港股在五一假後氣勢如虹外,外圍資金更在假後連日出現湧港的現象,令港元匯價多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又要出手,入市接美元沽盤;出現此現象,相信是由於美國狂人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使出的政策,令投資者開始對未來產生不確定及不安感覺,因而令美元資產風險急速上升,驅使資金尋求逃脫的出路,而國內則因為金融政策上,被外界覺得其積極穏經濟和金融的決心始終如一,因而吸引不少外資寧願選擇在中國資產下注,亦不願留美的現象。而跟內地唇齒相依的香港經濟市場,亦有望受惠中國資產需求急增,從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有實力及優質的內地企業來港,有助振興香港經濟,港股因而受惠;在資金持續湧進下,港股被看高一線,並非沒有可能,還望港府能抓緊機遇,做好資本市場的配套,提升金融產業綜合競爭力,再配合國內的政策,令香港經濟盡快從谷底回升。

話說未完,國家因察覺到未來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美國引發的貿易戰擾亂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面對當前危機,國內又再出台三大類共十項措施,外間稱今次政策為「十箭齊發」,包括人民銀行宣布減息降準,由下星期四開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預計可為市場釋放長期流動性資金約1萬億元人民幣;再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個百分點降至零水平,此舉相信能有效增強汽車消費、設備更新等能力,有助內需;而所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方面則減息0.25厘,相信有利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預計這項減息,每年可令銀行成本節約150億至200億元人民幣;繼續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兩個額度合併使用,總額度合共8,000億元;另外,為有效促進內地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宣布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厘,預計每年將節省居民公積金貸款利息支出超過200億元,可大大減省投資內房的負擔;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率0.2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從2.85%降至2.6%,預計每年可節約居民公積金貸款利息支出超過200億元;此外,為分擔創設科技債券所帶來的風險,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可購買科技創新債券,並與地方政府、市場化增信機構等合作,通過共同擔保等多樣化的增信措施,分擔債券的部分違約損失風險,為科技創新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發行低成本、長期限的科創債券融資提供支持。上述林林總總的救市措施,可見中央政府對挽救疲弱經濟的決心,從而更有效遏止美國引發的貿易戰所帶來的風險。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

筆者認為,中央救市措施在「千呼萬喚」及「萬眾期待」下終於出台,而今次的救市措施,其實與去年九月下旬所使出的「連環拳」也有異曲同工之感,因為相關政策均是主要針對資本市場的發展,關注內房積弱的問題,以及重視科創發展等。在對症下藥後,如能發揮到應有的效果,相信會在全球經濟被貿易戰拖垮而令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下,彰顯中國金融體系更為「穏固」及更見「硬淨」,從而借勢令更多外資紛紛來投,有利國家經濟反彈,香港則從旁獲取優勢。儘管救市措施出台後,中港兩地股市並未立即作出巨大的反應;但相信此措施是長遠重建計劃,並非短線投資,投資者必須留意。而內房積弱已多時,今次「十箭齊發」部分措施均是針對內地房地產問題而來,因此投資者可留意內房中較為穏健的中堅份子,中國海外(00688)永遠給人有實而不華的觀感,投資者不妨多加留意。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