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秘史︱清朝廣東盜墓高手焦四 聽雷觀泥技倆成百發百中關鍵
發佈時間:07:30 2025-09-13 HKT

內地早前公佈湖北有男子靠盜墓小說及自學,在「郭家廟墓群」挖走20件春秋時的青銅器。盜墓這個古老偏門行業,在中國分成南北兩派,近代的南派代表為清朝廣州的「焦四」,相傳他靠觀雨、聽風、觀草色、察泥痕等秘技尋墓,百無一失。
南派廣東幫「掌眼」
焦四這名傳奇「盜墓大師」,生卒年份不詳,有說是乾隆年間人,也有指他是晚清時期人物,但肯定是清朝年間的盜墓人。
相關新聞:《盜墓筆記》?︱湖北漢沉迷小說自學 挖走20件春秋青銅國寶
據清末民初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記載,焦四是廣州人,是盜墓南派「廣東幫」的「掌眼」,即如總工程師角色,負責找尋、判定、計劃開挖墓穴方式等。
中國傳統將盜墓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以「巧力」見長,如盜洞打在何處(棺前、棺尾)、掘成何形(方洞、圓洞)都有講究。南派則以「巧技」見長,通過自己或是祖傳經驗,結合堪輿理論來探穴盜寶,善用「望」、「聞」、「問」、「切」四法,尋找和開挖古人墓地。
而焦四作為近代盜墓南派的代表,便以「觀風」、「望氣」、「聽聲」、「看土」名傳江湖。
有別北方中原地區以黃土為主,南方的地質更加多變,墓穴環境各不相同,令尋找更加困難,加上南方墓葬多用堅硬青磚,使北派必備的盜墓神器「洛陽鏟」,未必有用武之地,更依靠像中醫般用望、聞、問、切等方法尋穴探寶。
相關新聞:奇聞秘史︱清朝幾時有電用? 慈禧首見燈膽反應曾鬧笑話
靠風水學問縮窄範圍
所有盜墓人也要掌握觀察辨別土質土色的技巧,判斷出墓葬位置。焦四則更上一層樓,還懂得結合自然現象,以及民間歷史來排查古墓。
例如,焦四會收集各地民謠,與在地長者閒談,以收集歷史、傳說、地名、古蹟等信息,篩選發掘可能有遺蹟的地方。此即所謂「問」。
此外,焦四又會根據風水學,「望」山看水,因為風水寶地多有大墓存在,而且有較多名貴陪葬品的機會更高。
鎖定可能存在古墓的大約範圍後,再憑其他盜墓技巧收窄位置。
相關新聞:奇聞秘史︱清末食西餐要平民近5個月人工 上海一間開業百年迄立至今
雷雨天聽地下回聲定位
傳說,焦四會在雷雨天,叫手下分站四個方位,自己則上山頂觀察,結合手下回報之前打雷時地底有否隱隱的聲音應和,判斷出墓室大約方向位置。
按科學解釋,因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加上春秋時期的大型墓葬群,王族富戶也會有大量青銅器皿、金屬馬車等陪葬,所以當行大雷時,墓穴便會因空間及有導電的金屬,容易形成共鳴,聽起來好像是地下有東西和雷聲相應和的。
至於所謂「聞」,則是在可能的墓室附近,翻開墓表土層猛嗅,憑泥土氣味等,判斷墓穴大約年代,是否已被盜鑿等。
相關新聞:光緒生父︱八賊盜醇親王墓被逮受審 事前「踩點」視察環境
身負各種詭異盜墓技巧的焦四,相傳最後挑戰南方最難找到和挖掘的南越越王趙氏王族墓。
作為南越國的開山鼻祖趙佗,生性多疑,為保墓葬地不被後人偷盜,選址隱蔽、設有多重機關防外人進入外,還將完成工程的所有工匠滅口。
在傳焦四找到和要打開南越王趙氏墓後,焦四及其手下便消聲匿跡,究竟是在盜墓時遇險,遭趙佗準備的機關擊殺,還是成功掘出珍貴陪葬品後,發財立品金盆洗手,便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