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解密︱廣州錄像廳老闆接¥50生意與4歲親女齊遭殘殺 妻子慘被輪姦
發佈時間:07:00 2025-08-31 HKT

一宗發生在1994年廣州黃埔區錄像廳的搶劫殺人案,歷經31年漫長追兇路,終於在去年11月迎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裁定,為這宗導致兩人死亡、一人遭輪姦的殘暴案件劃上句號。
村民26年後回憶仍感恐懼
錄像廳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流行的一種觀看影片的場所。80年代,香港電影以錄像帶的方式傳入內地。錄像廳就在各地遍地開花,其中港產武打片吸引大批年輕人到錄像廳觀賞。
上世紀末,29歲的女子何某與丈夫張某在廣州市黃埔區新圍村經營著一個錄像店。1994年5月6日晚10點多,四個陌生男子來到錄像廳裏,詢問是否可以夜裏包場,何某本不想答應,但丈夫張某念在有50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便接下了生意,沒想到這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搶劫陰謀。
相關新聞:奇案解密︱花蓮五子命案警察局長破迷信住凶宅一周 兇手父母9年後白骨現密林
法庭裁決文書顯示,案發當晚,陳某1提議並與陳某2、胡某1、胡某2共謀搶劫該錄像店。四人攜帶膠帶、棍棒等作案工具前往現場,待散場後以包場為名留在投影室內。
5月7日零時許,四人分別持棍棒、磚頭等物對投影室經營者夫婦實施毆打,並捆綁兩人手腳、用膠帶封嘴。這導致張某重型顱腦損傷並失血性休克死亡。
案發過程中,張某與何某年僅4歲的女兒驚醒哭鬧,陳某2緊捂其口鼻致不能動彈後交給胡某2,胡某2又用膠帶封住女童口鼻,致其窒息死亡。隨後,陳某1、胡某1先後對何某實施性侵。
四名兇徒在現場搜掠投影機、錄像機、錄像帶、1000多元現金等財物後,直至第二日凌晨5時許才離開現場。案發時,4人中最大的34歲,最小的21歲。
「那段時間村民非常害怕,非常恐懼。為此,村裏各村社成立了護村隊,各個路口設立崗哨,派人加強周邊的巡邏。」「案發之後,我們去到案發地附近,總是覺得心驚膽戰,不時還是會想起當年的兇殺案。」當被問起這宗26年前的案件,新圍村的村民還是又怕又恨。
主犯的其他罪行
其中兇徒陳某1在負案在逃期間,竟再次犯下命案。1998年4月21日10時許,他與賀某2、陳某3(均已另案判刑)預謀搶劫被害人古某1(男,歿年50歲)。
三人來到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古某1住處,由賀某2在一樓放風,陳某1和陳某3則以製衣為由騙取古某1信任進入其家中。兩人對古某1實施毆打,採取捂口鼻、扼頸、電線勒頸等手段,致古某1窒息死亡。
相關新聞:奇案解密︱番禺解款車劫案轟動全國 主謀陳恂敏幹部子弟隱姓埋名21年
陳某1等三人劫得VCD機一台、音響一套、唱碟等價值3979元的財物後逃離現場。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書顯示,陳某1後來還結夥在青海省搶劫致2人死亡並被判處重刑。
漫長追兇路
1994年案發後,不斷開展追捕,但由於當時刑偵技術的限制和線索的缺乏,四名嫌疑人似乎人間蒸發。
時隔多年,陳某1因又犯搶劫罪,2018年被判處無期徒刑,在青海省監獄服刑,而另外三名犯罪嫌疑人仍逍遙法外。2019年,警方終於在湖南省將另外三名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抓獲。
兇手被抓,讓所有人都為之興奮。然而,擺在現實的一個難題是,除了陳某1,其他三人都已過犯罪追訴時效。
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超過20年追訴時效仍有必要追訴的,應呈報至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黃埔區檢察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犯罪性質惡劣、手段殘忍、後果嚴重,雖然案發已久,但該案造成的社會影響沒有消失。
被害人及其家屬、鄉鄰和案發地群眾均強烈要求司法機關嚴懲犯罪嫌疑人。證據讓黃埔區檢察院的追訴得到廣州市檢察院、廣東省檢察院支持,並最終獲得最高檢核准,使這宗陳年舊案能夠得到審理,為中國司法系統處理類似案件提供了先例。
遲到三十年的判決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被告人陳某1犯搶劫罪判處死刑,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與前判決判處的刑罰並罰,決定執行死刑。被告人陳某2犯搶劫罪判處死刑。被告人胡某1犯搶賍罪判處死刑,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決定執行死刑。
宣判後,三名被告人均提出上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23年6月14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相關新聞:奇案解密|台灣22歲少婦鄧如雯遭姦產子 受虐7年全家受難怒殺惡霸老公
2024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經會議討論決定,核准對三名被告人執行死刑的刑事裁定。據了解,這是極少見的對千禧年前發生案件最終處以極刑的案例。
倖存者再次出嫁 丈夫兒子雙亡
據檢方披露,案件中的倖存者何女士經歷了難以想像的創傷。26年過去,她已經56歲了,這些年來,她過得十分艱辛,再次出嫁的丈夫死亡,兒子出車禍死亡……命途多舛的她曾無數次想過結束生命,但為了活著的親人,為了看到兇手被繩之以法,仍堅強地活著。
在案件審結後,這位受害者接受了媒體採訪,講述自己這些年來的痛苦經歷。她提到自己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和經濟困難,但從未放棄為家人尋求正義的決心。
「我已經在痛苦中生活了這麼多年,」她對當地報紙說,「但知道這些人最終將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讓我感到了一絲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