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拆局:瑞士破冰會談有助降溫 中美難達協議仍是「持久戰」
發佈時間:00:01 2025-05-08 HKT

中美爆發關稅戰之後,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首次在瑞士舉行會談。一般認為,這有助緩解緊張局勢,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Sean Stein)更預期,雙方可能會在談判後暫停實施關稅90天。不過,北京學者王義桅向《星島》分析,這次會談其實僅是中美高層出面為貿易戰降溫,中美貿易戰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雙方終於放下姿態,開始談判,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進展。」他還說,「即使不太可能達成全面的貿易協議,局勢緩和本身也會給兩國政府帶來經濟和政治上的好處。」
相關新聞:關稅戰︱中美官員將會晤成「停戰第一步」? 美財長:要降溫才能向前


雙方釋出訊息有差異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說,一個合理的預期是,像美國對其他國家所採取的做法一樣,「雙方可以在談判期間暫停徵收關稅90天」。如果實際結果低於這一期望,將會令市場和觀察者失望。
不過,仔細研究中美雙方發佈的新聞稿,均未將此場會晤形容為「談判」,釋出訊息亦有差異:中方鄭重宣告將舉行「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會談對象為美國財長貝森特,並指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美方則僅稱之為「會面」,甚至未提及何立峰的名字,刻意表現出若無其事,好似會談是中方要談的。
選擇中立國瑞士見面
此次會面選擇瑞士。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對中通社指出,當前中美關係緊張,任何一方前往對方國土談判都可能被視爲「示弱」,選擇中立國既體現雙方對等的地位,也降低政治風險。



相關新聞:關稅戰|美財長貝森特將晤副總理何立峰 口窒回應「誰致電對方?」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向《星島》分析,這次會談其實僅是中美高層出面為貿易戰降溫,當下雙方都需要做出此姿態,「美方要安撫國內,中方則對世界表態要回到WTO。」
他指出,中美若真正進入談判狀態,應由商務部代表層面會面,因此,「目前不可能達成協議,有些類似說法就不錯了。」他並相信,中美貿易戰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
駐京記者楊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