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Premium詐騙短訊|假客服騙徒猖獗手法各異 有大學生被要求自行轉賬失$40萬

更新時間:08:05 2025-09-21 HKT
發佈時間:08:05 2025-09-21 HKT

警方近日接獲多名YouTube Premium續訂騙案受害人報案,當中一名大學生收到有關短訊後致電要求取消續訂,被假冒YouTube職員的騙徒指示轉帳保證金,以作取消之用,最終先後8次轉款逾40萬元至對方指定的戶口。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件的騙徒要求受害人自行轉帳款項至指定戶口,記者「放蛇」接觸的騙徒則竊取帳戶名稱、密碼和一次性驗證碼,登入受害人戶口轉走款項。由此可見,不同騙徒均以YouTube Premium續訂為藉口引誘受害人主動致電,最終騙財手法各異。

相關報道:YouTube Premium詐騙短訊|記者放蛇踢爆騙徒手法 扮客服遙距凍結微信 再誘開「螢幕分享」呃資料

「假冒客服」騙案猖獗。圖為受害人講述受騙經過。 資料圖片
「假冒客服」騙案猖獗。圖為受害人講述受騙經過。 資料圖片

YouTube Premium續訂騙案可歸類為「假冒客服」電話騙案。警方資料顯示,去年全年接獲5575宗,損失共10.4億元;今年1至7月錄得1889宗,損失金額2.9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716宗及5.8億元分別減少3成和5成。  

警方發言人呼籲,公眾不應單憑騙徒提供的電話號碼便相信其身份,應向相關機構查證;如收到自稱任何機構職員的來電,應在機構指定網頁搜尋相關機構的聯絡電話,並核實對方身分;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銀行密碼及一次性密碼,對方得到密碼後便能將存款轉走;在守網者網站「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手機應用程式輸入可疑資料,以作查核;提醒身邊親友慎防受騙;如有懷疑,應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

突發行動組

相關報道:YouTube Premium詐騙短訊|騙徒利用微信官方凍結功能 博取受害人信任(附解凍方法)

「假冒客服」騙案受害人講述受騙經過。 資料圖片
「假冒客服」騙案受害人講述受騙經過。 資料圖片
「假冒客服」騙徒利用俗稱「貓池」的電話數據機大量發送詐騙短訊。 資料圖片
「假冒客服」騙徒利用俗稱「貓池」的電話數據機大量發送詐騙短訊。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