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教官系列|體能教官如人生導師 引導學員釋放潛能蛻變
發佈時間:08:00 2025-09-01 HKT

「我經常問學生,心目中的警察應具備甚麼特質,他們總會回答英明神武、身形健碩。通過訓練變成心目中的警察,給予市民信心,就是我給他們的要求。」香港警察學院體能訓練教官鄧滔認為,體能教官的角色好比人生導師,除了要培養學員的體魄、警察思維外,更要引導他們釋放潛能,蛻變為能擔當重任、獲大眾信任的警務人員。
記者 麥鍵瀧
香港警察學院體能訓練教官鄧滔表示,當初成為體能教官時,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讓學員變得更「Fit」,達到畢業標準,然而隨着教學經驗的累積,想法逐漸轉變,現時更著重思想層面,即讓學員對運動產生興趣,將運動習慣延伸到往後的生活中,並要理解警務人員擁有強健體魄的重要性,「警務人員是特殊身份,必須令市民感覺他們有能力保護社會大眾安全。」
包括學警和見習督察的學員,受訓期間需面對3次體能考試,當中涵蓋模擬追捕的400米障礙跑,以及包括2.4公里跑在內的7項體能測試,要求會隨着受訓時間逐步增加,確保學員畢業前具備警務人員所需的體能水平。鄧Sir說,他會透過不同的訓練模式,令學員的肌肉有所活動,「運動沒有捷徑,必須行動起來,而且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擁有強健的體魄。」
鄧Sir亦指,除了體能鍛煉,課程亦融入思維訓練,例如會讓學員參與兩日一夜的戶外活動,從中引導他們的排解困難的能力,亦會透過高空挑戰,激勵他們面對恐懼時展現勇氣,「警務工作複雜多變,警務人員並非「超人」,也會感受到恐懼,但關鍵在於如何拿出勇氣克服心魔。基礎課程難以逐一教授學員處理每種場景,但通過思維及心理強化的訓練,他們日後面對任何挑戰亦能應對。」
相比體能教官,鄧Sir認為其角色更像人生導師,因為過往以訓練學員達標為本,如今更注重協助及引導,與學員同行。他分享一次深刻經歷,指某天進行野外活動之際,一名背着大背囊的學員因筋疲力盡多次跌倒,他見狀背起背囊,一直在旁鼓勵對方跑向目的地。活動後的分享會中,該名學員感動落淚,「原本體能較差的他,從此積極訓練,最終取得佳績。一個以學生為本的微小舉動,對學員的影響或比一堂艱辛的體能訓練更甚。」
鄧Sir續指,一些學員初入學堂時體能較弱,缺乏信心,深感無法達到畢業標準,其後在教官的引導下循序漸進訓練,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有所突破,「正正因為他們自我設限,忽視了自己真正的潛能。」他以「跳蚤」作比喻,限制自己潛力的學員,猶如被蓋子圍困的跳蚤,忘記了原本可以跳起的高度,教官的任務是釋放他們的潛能,令其相信自己,「Believe you can and you are halfway there(只要相信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信念是行動的起點,行動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