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猜‧情‧尋丨回顧96年八仙嶺山火 生命鬥士張潤衡陷爭議 真相至今未解
發佈時間:17:00 2025-07-30 HKT

八仙嶺山火|1996年2月1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無情山火,導致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師生5死13傷,為本港歷史上最慘重的山火之一。當年山火倖存者、生命鬥士張潤衡,近年卻成爭議人物!適逢由方東昇擔任主持的《真相猜.情.尋》近日於TVB翡翠台播出,探究香港奇案,其中一案便是此案!《走進奇案現場》為您詳細回顧八仙嶺山火的事件始末、救援過程及後續爭議!
八仙嶺山火事發經過:師生遠足遇無情火
1996年八仙嶺山火,是本港傷亡最慘重的山火之一,1996年2月10日,一個風高物燥的星期六,天文台當時已發出紅色火災危險警告,相對濕度僅30%以下,馮堯敬紀念中學的49名學生,由5名老師帶領下參與遠足郊遊,其間疑有人留下煙蒂燒着草叢,火乘風勢一發不可收拾,結果大批師生被困火海,釀成5死13傷慘劇。1996年死因裁判法庭裁定「起因必屬人為,禍根源於學生吸煙或攜帶打火機」,但不肯定究竟是學生遺下未熄煙蒂或是玩火所致,至今謎團仍未解開。
1996年2月10日星期六,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的49名學生由5名老師帶領,參與該校地理學會及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合辦的「金腳計劃」遠足活動。行程由漁農處船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出發,經「馬騮崖」石壁登上八仙嶺仙姑峰後,取道衛奕信徑第9、10段,以粉嶺鶴藪為目的地。
至早上11時20分,師生行經距離仙姑峰峰頂150米處時,懷疑因為有人抽煙,引起小火,火勢沿雜草往上攻,下山道路被煙火封死,各師生慌忙向山上逃生。由於地勢險要,眾人須攀過「馬騮崖」石壁才能離開,周志齊、王秀媚老師殿後於崖下協助學生攀登。其中32人成功逃生,並返回出發地點求救;周王兩人協助大部分學生離開後不及攀登,與兩名學生葬身火海;其他受傷學生則分散於山頭各處等待救援。資深行山人士譚加發事發時途經現場,救出4位學生,並背負他們到安全位置,但其中一人最後不治。
官方拯救行動:直升機救援發生罕見意外
消防處於中午12時23分出動救援,聯同漁農處及民眾安全服務隊出動逾200名人員出動進行搜救,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兩架直升機輪流投擲水彈。即場為傷者後進行急救,輕傷者由救援人員背下山,重傷者由直升機運走。漁農處將山火列作三級山火處理。
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在拯救行動期間發生罕見意外,當時直升機正進行絞盤吊索的拯救行動,把空勤員吊到現場地面。空勤員發現4名傷者,先救其中一男一女被吊上直升機。其間烈焰乘風捲過來,空勤員亦被灼傷。直升機再次放下吊纜時,火已燒近身邊,空勤員來不及為另外兩名傷者套牢,直升機已經升高,兩人無法抓緊纜索,從二、三十呎高空跌落地面。空勤員再下去地面,除發現掉下來的一人外,還有其他傷者,他將其中兩人先救上機艙。另一名空勤員其後員補上,再救上地面其他傷者。誤以為已經將鬆脫墜地的兩名學生救起。直到翌日,拯救人員於一處叢林發現最後一名失蹤者,才發現他是其中一名鬆脫墜地的傷者。
山火慘劇釀5死13傷
事發當日,本發現一男屍估計為上述失蹤男學生,後在翌日在附近發現該名已在山頭渡過一晚的受傷學生,才證實該男屍實為老師周志齊。
山火燃燒40小時後,至翌日上午11時被全部撲滅。意外中,共有5人死亡,包括2名教師,周志齊(32歲)及王秀媚(25歲);3名死者均為馮堯敬紀念中學1B學生,分別是鄺淑玲(13歲)、龍汝瑩(13歲)及余驍桓(12歲),另有13人受傷。山火焚毀面積達20公頃。
教師為助學生逃生而殉職
周志齊、王秀媚老師殿後盡力協助學生向山上逃生。可惜最後與兩名學生葬身火海。為表揚兩名老師,前教育署與漁農處、教協、教聯成立工作小組,在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內的八仙嶺仙姑峰山腳興建一個紀念涼亭,原來擬名為「敬師亭」,後來定名為春風亭(英語:Spring Breeze Pavilion),取「春風化雨」之意。1996年3月12日由時任香港總督彭定康主持揭幕儀式。國畫大師方召麐為春風亭的橫匾題字,亭內置有教育署署長余黎青萍撰寫的中英對照碑記,闡述事件始末。亭前植有兩株羅漢松,以紀念兩位義勇師尊、彰顯互助互愛精神,並提醒遊人愛護大自然,慎防山火。
另外,馮堯敬紀念中學大門懸掛春風亭紀念牌匾。每年舉行悼念活動,向學生講述事件經過。該校和香港中文大學於1996年9月1日,成立以周志齊和王秀媚命名的獎學金,以紀念兩名教師。
死因庭裁決:起因人為 惟真相未明
死因裁判法庭於1996年5月召開研訊,6月裁定「起因必屬人為,禍根源於學生吸煙或攜帶打火機,但不肯定究竟是學生遺下未熄煙蒂或是玩火所致」。由於死因裁判法庭並不為追究責任,所以沒追尋兇手,然而庭上證詞、報章報道、對校長和警察的採訪、生還者的自傳等材料均指控「起火源頭附近有三四名學生聚集吸煙,當中一名穿藍白間條衣」,有關材料其後不斷被人討論,甚至網絡上有人要公審「翻案」。
倖存者張潤衡陷入爭議:由生命鬥士到被指元兇
八仙嶺山火事件,其中爭議人物,是當時就讀中一的張潤衡,他在意外中身上有六至七成皮膚嚴重燒傷,聽力和視力亦受嚴重損害,雙手只剩下兩隻指頭,只能以左手替代右手繼續生活。張其後勤奮向學,2008年到三藩市州立大學升學取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回港後再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社工碩士課程,2010年畢業。張憑堅毅鬥志渡過漫長康復過程並將自身經歷與人分享,先後獲選為香港傑出青年、香港再生勇士以、香港精神大使及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及心靈教育中心榮譽顧問。
然而,有指控張潤衡其實是山火元兇,指他是攜帶打火機的人。2015年台灣八仙火災時,張潤衡因前往探望,被質疑做秀。張潤衡在傳媒追問八仙領山火事件,他曾說了一句:「其實,真相,你找到又怎樣」,外界指其態度曖昧,避而不談,令山火真相至今未明。
而有「眾人契媽」之稱的時任政務總署署長李麗娟,事後趕至醫院探望傷者和家人,並與行山遇山火的學生上契,定期探訪他們。
1996年2月10日,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師生一行54人遠足時,在八仙嶺馬騮崖附近遇上山火。由於火勢迅速蔓延,師生被困,最終導致2名教師及3名學生死亡,另有13人受傷,成為香港史上最嚴重的山火慘劇之一。
根據1996年死因裁判法庭的裁決,山火「起因必屬人為,禍根源於學生吸煙或攜帶打火機」。然而,法庭無法確定具體是由未熄滅的煙蒂還是學生玩火所致,因此確切的起火真相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張潤衡是八仙嶺山火的倖存者之一,當時為中一學生,身體遭受六至七成皮膚嚴重燒傷。他憑藉驚人毅力完成學業,成為香港傑出青年,被視為「生命鬥士」。然而,多年來一直有指控稱他就是當年攜帶打火機並引發山火的學生。由於他對此事的態度被指曖昧,令相關爭議持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