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懲教所首辦職業治療助理證書課程 懲教署多元化職訓課程 助在囚人士重投社會

更新時間:07:00 2025-05-22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05-22 HKT

懲教署職業訓練組多年來因應市場需求導向,為成年及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職業訓練課程,透過提供貼近社會發展及獲資歷架構認可的課程,培養他們的個人素養,並提升其獲釋後的就業能力,以助重投社會。因應本港人口高齡化及復康人員需求上升,羅湖懲教所今年3月首次舉辦「職業治療助理基礎證書」課程,為在囚人士開闢新的職業路向。11名女性在囚人士在導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職業治療護理相關工作的基本知識和實務技能。

懲教署監督(職業訓練)何大政表示,隨著本港人口漸趨高齡化,市場對具有復康資格的專業人員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署方推出職業治療助理課程,為在囚人士提供更多元的培訓,協助他們日後就業及更生。課程由僱員再培訓局及善導會提供,屬資歷架構第二級課程,透過144小時的訓練,讓學員掌握職業治療護理的基礎知識和實務技能,為出獄後投身相關工作做好準備。

提供器材 設計實習場景

課程內容涵蓋人體活動科學、生理學、長者復康、認知障礙復康,以及各種復康用品的使用等。除了理論學習,課程亦注重實踐,署方特別設計實習場景,提供相關器材,讓學員透過實際操作提升技術及信心。

何大政補充,課程亦著重培養學員的個人素養,例如職場態度、團隊合作及求職面試技巧等,以全面提升學員的就業能力。現時社區復康中心、院舍及日間護理中心對復康人員需求殷切,學員完成課程後可考慮以此作為未來職業路向。

署方安排與僱主配對

何大政表示,懲教署的「愛心僱主」計劃為更生人士提供就業配對平台,早前已有僱主表明有意聘請具資格的更生人士擔任職業治療助理,並提供相關職位空缺。署方會安排在囚人士於離開院所前與僱主進行配對,幫助他們獲釋後盡快找到相關工作,重投社會自力更生。

「在獄中日子久了,可能會對出獄後的生活感到迷茫,但參加課程後,令我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及目標,更確信自己不會再行差踏錯。」因販毒被判入獄、至今服刑8年的阿珊(化名)表示,這段日子不但失去了自由,亦連累了家人,內心充滿愧疚。當得知院所提供職業治療助理課程後,考慮到已年過七旬的父母需要人照顧,她決定報讀,希望自我增值,將來有能力找到相關工作之餘,亦能學以致用幫助家中長者。

《星島》記者日前到羅湖懲教所了解職業治療助理課程的上課情況。上課期間,導師向11名女學員講解照顧長者的要點,並示範「由躺轉坐」等扶抱動作。期間阿珊積極向導師發問,並主動參與實踐訓練。

阿珊坦言,職業治療助理的工作遠比預期更有意義,讓她深深感受到助人為樂,因此十分珍惜上課機會,期望學有所成,將來能從事長者復康相關的工作,為幫助弱勢社群出一分力。

記者 麥鍵瀧

相關報道:懲教署職訓涵蓋廣泛 與時並進推網上創業3D打印